全国氢标委马林聪:氢气制储运标准体系缺乏与完善

   2020-07-20 高工氢燃料电池

50

核心提示: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发展速度快、产品的升级和更新速度快,对氢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国家及地方

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发展速度快、产品的升级和更新速度快,对氢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国家及地方将会有怎样的氢能技术标准体系与战略?

在7月14日的“2020高工氢电产业峰会(上海)”会议现场,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林聪发表了“氢气制储运标准体系缺乏与完善”的主题演讲。

凭借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可运输及可再生等特点,氢能在全球发展正驶入快车道。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8%,每年减少60亿吨CO2排放,氢能经济规模可达2.5万亿美元。

我国在氢能的发展也乘势而起。据马林聪介绍,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有24个省份46座城市对氢能产业展开布局。燃料电池企业产销也已由2016年的629辆激增之2019年的3022辆。目前全国在运营加氢站有59座,建设中的加氢站53座,规划建设的加氢站近20座。

整体上,国内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对氢能标准化工作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现场,马林聪对我国现行氢能技术标准体系进行了梳理,包括氢能基础与管理、氢质量、氢安全、氢工程建设、氢制备与提纯、氢储运与加注、氢能应用,及氢相关检测。截止目前我国氢能技术标准共计95项,包括氢气瓶标准、氢能标准等。

“很多正式标准发布应该是产业比较成熟的时候,一个技术一个产品,我们才有正式的标准出台。我们一直在跟踪技术,跟踪创新,跟踪产业发展,以推进标准建设。”马林聪表示。

佛山已批复成立了“氢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该创新基地将“打造涵盖企标、团标、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技术标准创新链条”、“串联氢能产业全产业链,为推动全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该创新基地现在不但设立了标准创新服务平台、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还建立了检测认证服务平台,设立了国内第1个符合ISO14687-2和SAEJ2719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车用氢气品质分析实验室;同时设立了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该创新基地还就氢能产业的发展参与国际社会进行密切交流,比如梳理了158项国际标准,开展2项国际标准转化;支持国1个国家标准提案。

国内氢气制储运加标准体系有望在该创新平台的推动下,迈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