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丨政协委员邹磊:氢能产业面临多项“卡脖子”问题

   2020-05-26 中国能源报

82

核心提示:作为能源行业新宠儿,氢能产业的热度持续升温,吸引多家企业蓄力投入。特别是近期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作为能源行业“新宠儿”,氢能产业的热度持续升温,吸引多家企业蓄力投入。特别是近期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历史性地将“氢能”纳入其中,为行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的关注点之一仍是氢能。

“去年,我就带来关于加快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此次《征求意见稿》能够将氢能写入其中,已经说明了国家在能源战略上对发展氢能的重视。同时,也基本认定氢能有作为能源管理的部分特性。”邹磊兴奋说道。

老牌装备制造企业东方电气,是国内较早发展氢能的企业之一,并将氢能作为战略转型的一大重点方向。邹磊介绍,通过自主创新,东方电气已掌握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构建起燃料电池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由其开发的多代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批量应用于燃料电池公交车、城际客车、物流车等车型。由其建设的我国西部首条燃料电池自动化产线及配套检测中心,形成年产1000套燃料电池系统及配套膜电极、电堆的批量化生产能力。

“在成都市的大力支持下,郫都巴士投运100辆搭载东方电气燃料电池系统的公交车,累计运营总里程超230万公里,单车最高运营里程超10万公里,载客量超400万人次。这批车辆的百公里氢耗指标国内领先,安全性和可靠性均通过实际检验。”邹磊举例。

在取得进展的同时,邹磊坦言,氢能产业仍面临多项“卡脖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境地。

“近年来,国家从多个层面释放出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产业发展稳步有序。然而,氢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要纳入国家能源体系进行规模化应用,还需解决国家层面氢能产业专项规划缺失、氢能利用成本居高不下、氢燃料电池产业商业模式优化、氢能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等问题。”邹磊表示。

具体而言,一是国家层级的氢能产业布局及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配套的导向政策及支撑法规作用尚未真正凸显,当前发展氢能的热点区域,多处于政府引导及发展探索阶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国内大部分企业,实际是最近两三年才进入氢能行业。其中,涉足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大型企业少,前期投入不多,造成技术积累不足和人才缺口较大。

三是任何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都离不开逐步上量的示范验证过程。截至今年初,全国上牌车辆约6000辆,但车辆的平均运营里程普遍偏低,产品验证不充分,导致技术迭代升级和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缓慢。四是氢能产业链长,涉及层面多,全链协同推进十分关键。对此,产业链各环节之间需深化融合和渗透,打通“关键材料-核心部件-集成控制-终端应用”,降低行业壁垒,加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在邹磊看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及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出台《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方式,并在酝酿具体政策措施,对氢能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国家政策的利好,也让他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发展充满期待。

邹磊认为,“十四五”期间,首先需要逐步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实现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带动技术转化与产业发展;逐步完善氢能法规体系建设,推动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明确氢能产业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的氢能基础设施审批、建设、验收流程;加强对氢气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建立安全事故防范机制、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进一步推广示范应用。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探索氢能与可再生能源或油气资源耦合型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提高项目经济性,进一步丰富氢能的应用场景,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开展氢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项目及区域性能源互联网示范建设,构建以氢能为纽带的综合能源体系,建立多能互补的联动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氢燃料电池自主技术产业化,增强我国在能源技术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氢能发展顶层规划,加快出台制氢、运氢和加氢站基础建设方面的国家法规标准,制定加氢站(含站内制氢)报建审批管理意见。尤其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牵头参与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支持企业通过示范加快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验证。”邹磊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