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文强团队应邀撰写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微藻产氢的最新进展及其调控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小方法》。
杨文强研究组长期从事衣藻光合作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受邀撰写的综述介绍了微藻(包括蓝藻和绿藻)产氢的研究历史、固氮酶和氢化酶的特性、产氢机理、技术进展,以及酶促、基因和代谢工程方法在提高微藻产氢中的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微藻产氢的调控过程,并对莱茵衣藻发酵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功能受损后的调控方式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今后微藻制氢高效生产和商业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障碍,对未来微藻产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杨文强介绍,微藻是一种兼性好氧生物,可在厌氧条件下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氢,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电子和质子通过氢化酶生产氢气和生物燃料。整个“生物制氢”过程利用海水、二氧化碳和阳光来实现。
据了解,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导致全球能源危机和能源价格上涨,寻找可替代的能源变得尤为重要。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利用生物氢作为能源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因此许多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生物氢的产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smtd.201900514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