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申请能不能批

   2011-06-23 中国化工报杨晓宇

90

 
——多晶硅市场准入开始实际操作后的业界反应
 
 
 

 

为达到提交《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的规模要求,一家多晶硅企业正在抓紧项目建设。

  
    
       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了。


  自今年3月工信部公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以后,众多企业都在猜测准入条件的具体实施办法。6月3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详细列出了多晶硅项目要通过准入的各项操作细则。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多晶硅生产企业都可以向国家递交申请报告,为自己申请一个合法的席位。


  有业内专家表示,这个《通知》一出,就表示已经暂停了近两年的多晶硅项目的审批要开闸了。那么,对目前国内的几十家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谁的申请会被批谁?谁将会被挡在门槛之外呢?CCIN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申请报告要填许多内容
  
  
  按照工信部的规定,各地政府部门从《通知》下发开始就可以接受企业的申请了,并且要对企业提供的申请报告中的材料进行核实,将审核意见和企业填报材料于7月15日之前一并上报工信部。工信部在收到地方提交的材料后,将组织专家并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检查,之后会以公告形式发布符合准入条件的多晶硅企业名单。


  CCIN记者发现,从《通知》的内容来看,这次的申请报告需要填写的项目颇多,如在企业资产方面,有注册资金、固定资产现值等14项指标;在项目建设方面,有项目所在地电价和能源情况、项目所在地周边生产布局情况、工艺路线及主要生产设备等5项指标;在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方面,设置了还原电耗、还原尾气回收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等5项技术指标;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填写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和总量控制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及受环保处罚情况等9类内容;此外,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必须如实填写。


  “很明显,这次工信部发出《通知》就意味着多晶硅市场准入的具体落实工作已经开始了实际操作。”一位业内人士对CCIN记者说。这位人士分析称,《通知》是对今年工信部下发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补充和完善,进一步严格明确了多晶硅产业的相关规定。他认为,下发通知也是已关闭多时的多晶硅项目审批大门即将开启的一个信号。


  “从申请报告所要求填写的内容来看,可以确信,这次的开闸门槛很高,是一种有条件的准入,将会放行规模大、有技术水平、综合能耗低的企业,而散、小企业将会被拒绝。接下来,多晶硅行业将进入大规模的重组洗牌阶段。”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表示。
  
  
  大企业:我的申请肯定批
  
  
  CCIN记者了解到,《通知》下发之后不久,就有一些企业已经提交了报告,不过也有一些企业表示尚不知情。但无论是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企业,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多数大企业都表示,他们在乐观的等待审批结果。


  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正义告诉CCIN记者,他们公司已经向省级主管部门提交了申请报告,而且已经过了主管部门的审查并得到了批复,目前就看申报材料报到工信部以后能否被批复,登上第一批公示的榜单。“我们公司目前的规模已经达到5000吨/年,而行业准入标准是3000吨/年,我们完全符合国家要求。另外,对于60千瓦时/吨的还原电耗、200千瓦时/吨的综合电耗以及尾气排放等指标我们也都完全能达到,所以我们并没有感到太大压力,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易正义对CCIN记者说。他认为,第一批公示的企业应该都是国内较大的企业。


  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杨光军向CCIN记者表示,工信部下发的通知他们已经从工信部网站上看到了,相关的申报材料也已经递交到了主管部门,现在也是在等工信部的批复。“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能通过申请的信心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的技术比较先进,各项指标也基本达到了准入条件的要求,估计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据杨光军介绍,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规划的5000吨/年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已于去年9月投产,二期工程正在等待审批,此次《通知》一出,对于企业扩产是个好消息。


  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可以提交 《多晶硅准入申请报告》的通知还不清楚。当CCIN记者告知他有关《通知》的消息后,他立刻表示肯定要提交报告。“我们不会第一批去申请,要等到所有指标都达到准入标准我们才会提申请报告。我估计第一批可能就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比如江苏中能和大全集团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


  正是有这样的信心,一些业内的大企业早就开始抢占先机了。中国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供应商保利协鑫能源公司在2月就宣布了多晶硅扩能计划,计划今明两年投资177亿港元扩建多晶硅及硅片产能,到今年年底使其多晶硅年产能增至4.6万吨以上。
  
  
  小企业:没信心提交申请
  
  
  与大多晶硅企业的乐观自信不同,小企业则大多悲观,有的甚至在等待被淘汰。尤其是产能不足3000吨/年的小企业,虽然有些正在积极整改以求达标,但大多企业都表达了悲观情绪,很多企业都没有递交申请报告的意愿。


  听到工信部发布《通知》的消息,浙江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显得格外悲观。“我们知道这个消息,不过知道也没有用,就算交了材料也肯定批不了。”这位负责人无奈地对CCIN记者说。他表示,无论是38号文件、《多晶硅准入条件》,还是需要提交申请报告的通知他们都已经了解,但是目前企业只有400吨/年的生产规模,根本没有资金和能力扩产到国家最低3000吨的标准。由于规模小、耗电量也很难下降到国家的准入标准,企业很担心今年年底会遭遇退出。


  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则情况更糟,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企业早已停产。他明确告诉CCIN记者,企业不会去写申请报告,因为根据自身情况来看,即使交了报告也肯定批不了。“我们只有400吨的产量,成本太高,销路也不好,一直在赔钱,现在企业已经停产了。国家标准那么严格,我们觉得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下一步我们有可能退出。”这位负责人如是说。与这位负责人一样,河南朝歌日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同样对申请报告通过没有信心,所以并不准备写申请报告了。


  内蒙古锋威硅业有限公司一位姓何的负责人则告诉CCIN记者,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由于企业目前的产能是2000吨/年,尚不能达到国家准入条件的产能规模要求,所以目前还没有递交申请报告。虽然企业尚不达标,但是《通知》的发布仍然让他感到有点兴奋。“可以提交申请,证明国家对于多晶硅行业未来的发展还是支持的,为了能达到准入条件的规模,我们正在积极地整改和扩产,预计今年10月份就能够达到3000吨的准入标准。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提交申请。”他对CCIN记者说。


  与这些小企业要么决心整改,要么决心退出不同,有的小企业则想碰碰运气。江西一家小多晶硅企业的负责人廖先生告诉CCIN记者,目前他们企业的产能刚好达到太阳能级多晶硅1000吨/年,由于太阳能级的准入标准是3000吨/年,而电子级多晶硅准入标准是1000吨/年,所以企业不排除在今后申报的时候按电子级多晶硅的标准填写材料。“扩建的投资太大了,这样打个擦边球,也许还能通过。据我所知,很多小企业上报数据都是就高不就低的,毕竟谁也不愿意被淘汰。”廖先生说。
  
  
  市场已经开始有所反应
  
  
  自3月工信部公布了《多晶硅准入条件》以后,市场就判断国家将重启新建项目审批,对传说已久的过剩担忧又起。于是,国内多晶硅价格在一路高歌了近1年以后,出现了下降趋势。在最近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多晶硅价格更是大幅跳水,与1年前形成鲜明对照。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显示,最新国内多晶硅现货报价最低已达40万元/吨左右,而一周前的价格则为45万~55万元/吨。


  “相比国外大厂而言,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规模小、成本高、质量一般,随着国外竞争对手增加产能供给之后,其生存空间受到更大挑战,若2011和2012年下游需求不乐观,则多晶硅价格仍会有较大降幅,市场价格导致行业整合将在所难免。”平安证券分析师窦泽云说。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企业的证实。江西晶大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目前让企业最头疼的还不是国家的准入标准问题,而是多晶硅的价格在一路下跌,作为小企业已然承受不住。“用不着国家调控,现在硅材料的价格就会打倒一批小企业。才1个多月的时间多晶硅价格就从75万元/吨跌到了38万元/吨,而国内小企业的成本普遍在30万~40万元/吨之间。可以说即使赚钱也是微利的,大部分企业还是赔钱的。这样下去,即使国家不强制淘汰,我们自己也干不下去了。”这位负责人表示。


  易正义告诉CCIN记者,多晶硅的价格与去年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大企业由于规模较大,成本能够控制在20多万元/吨的范围,所以多晶硅价格下滑对大企业并不构成太大压力;而小企业由于规模小造成成本高企,面临不赚钱的困境,很难支撑下去。“规模小成本就下不来,市场竞争自然会让弱者淘汰。”易正义对CCIN记者说。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