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营稀土企业困惑谁解

   2011-06-27 中国化工报严江宁

416

行业整合来势汹汹,生死大限就在眼前 

 

    今年5月6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到内蒙古包头调研稀土行业发展情况。调研中,陈燕海要求内蒙古要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特别是稀土产业链上游开采、冶炼分离环节。 (CFP 供图)

   
          几个月前,乔桉刚从一家私人老板那里接手了颇具规模的稀土分离冶炼企业——包头达茂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公司总经理。今年以来,稀土价格全面上扬,价格涨幅超过250%。可乔桉还没来得及分享成果,噩梦就降临了。


  5月4日,工厂先被停了电。随后,公司最大的稀土原矿供应商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突然切断了对达茂稀土的供应。乔桉后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源于5月初内蒙古经信委对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淘汰工作,而达茂稀土正在整合关停的范围之内。然而,直到最近,乔桉也没有正式收到过相关文件。


  受这次整合影响的并非只有达茂稀土一家。按照内蒙古经信委的文件,在6月30日前,内蒙古地区35家类似的企业都将面临生死决择。但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没有任何主动权的民营稀土企业却仍是困惑难解。
  
  
  整合就一定要独家专营?
  
  
  根据内蒙古政府信息网站的披露,这次整合行动要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巴彦淖尔市35户稀土上游企业分3类整治:被列入包钢稀土专营体系的重组合作企业,包括玺骏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其中一家为稀土萃取企业,3家为稀土金属企业;被列入淘汰关停的,包括包头市红天宇稀土磁材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良友稀土公司等9家;被列入补偿关闭的,包括包头金蒙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包头达茂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等共22家。


  据了解,中国北方稀土资源9成以上都来自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包钢集团掌握了包头95%的稀土资源。2008年底包钢集团又以控制国际稀土价格为目的,联合区内多家企业成立了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稀土产业上下游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以说,整合前这35户企业就完全依附包钢集团了。而此次被纳入整合的稀土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被整合的稀土企业认为,该方案一旦实现,这些民营企业都将出局,包钢稀土将成为中国北方获准从事稀土上游产业的“独家专营户”。


  本来,整治稀土产业很多民营企业是支持的,他们不明白的是,产业整合就一定要让这些企业都死掉,搞独家专营?


  “内蒙古的稀土产业以前也搞过整合,那是比较市场化的,比如包钢稀土收购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都属于企业市场行为。而这次整治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政府行为。”包钢稀土研究院一位老专家说。他表示,这次整合完成后,内蒙古所有生存下来的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就全都在包钢稀土旗下了。


  据了解,2010年,包钢稀土以协商的形式出资4.65亿元收购华美稀土公司66.7%的股权。目前,包钢稀土已持有华美公司100%股权,华美稀土公司成为包钢稀土第三家全资子公司。


  内蒙古稀土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成印对媒体表示,其实当地好多企业以前已经是半死不活,能开工有一半产能的已经算不错了,政府完全可以用更合适、更市场化的手段淘汰他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搞行政一刀切。据王成印透露,此前联合会方面也专门就整合问题给政府上过书,但是没有得到正面回应,所以目前无法就事件发展做出预测。如果政府执意关停相关企业,那是谁也挡不住的。


  对此,被认为是此次整合最大受益者的包钢集团也有所担心。包钢集团董事长林东鲁就曾对媒体表示,专营是把双刃剑,专营有利于在短期内获得定价话语权,但将引发“垄断”之口实。


  被纳入补偿关停的包头市新源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冀代雨表示,其实他们也是拥护整合的,对于那些手续不全或污染环境的稀土企业就应该整顿甚至关停,但是政府也需要区别对待手续合法、技术领先的企业,即使让包钢集团独家经营的话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公平对待大家。
  
 

 

   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久或将成为中国北方获准从事稀土上游产业的“独家专营户”。图为包钢稀土磁材公司生产线。  (张海芳 摄)


  生死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包头红天宇稀土公司负责人陈新芳对自己的企业被淘汰关停满肚子委屈。他认为自己的企业既不属于“落后产能”,在环保方面也做得非常好。“稀里糊涂就成了要被淘汰的企业,甚至还拿不到一分钱补偿。我们规模不小了,实际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在北方稀土矿的处理上,还申请了两个环保专利,同时投入了很多资金做环境保护。”陈新芳说。


  不知道这次整合中谁生谁死标准的不止陈新芳一个人。


  冀代雨说,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新源稀土公司为什么被列入关停之列。据他介绍,新源稀土公司虽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在清洁生产工艺上一直不断创新。该公司将蒸铵系统尾气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入生产工序中,实现了水资源和热能的综合利用,推进了企业的节能减排、降耗增效。该项目每年可实现新增经济效益157.08万元,处理稀土分离氨氮废水36000吨,节约新鲜用水18000吨,减排烟尘76.41吨,减排二氧化硫34.535吨。


  在此次稀土产业整合中,还有一些在商务部取得出口配额的企业,比如包头华信稀土公司等企业,也被要求关闭。


  对此,内蒙古经信委的解释是,对被整治企业究竟采取重组合作、补偿关闭还是淘汰关停的主要依据是是否获得审批。


  但陈新芳表示,红天宇稀土是1995年包头市从宁波招商引资进来的,在环评报告、环评批复各方面手续齐全,是按照“三同时批复”(同时建厂、同时环评、同时批复)的原则建设起来的。


  “很多企业各方面手续都齐全,但上面硬说没有。”多名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淘汰落后”的标准之混乱,令他们费解。


  更有企业负责人认为,其实这次整顿中决定企业生死的并不完全是此前是否获得审批,关键取决于是否与包钢集团有股权合作。


  “列入与包钢重组合作的4家企业,此前就和包钢成立有合作公司,包钢稀土占51%的股份,他们自己持有49%,所以得以保全。”乔桉说。


  “被整合关停的民营企业,很多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直运营,对包钢稀土的发展帮助不小。”金蒙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喜平表示,被整合进入包钢的4家企业,反而是去年刚成立的,论产值、税收都在业内站不住脚。“既然产能过剩,不让上新产能,为什么还给他们批?为什么我们这些存在多年的企业进不去?”他质疑道。


  而前述包钢稀土研究院的老专家则表示,包钢稀土之所以愿意吸纳这4家企业,主要因为这4家主攻稀土金属,而稀土金属的产能并不过剩。其他企业多以冶炼分离为主业,包钢稀土认为这部分产能已经过剩了。也就是说,剩下的31家企业是包钢不想要的企业。


  除了觉得冤屈的,还有认为自己被误伤的。“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包头世博稀土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春新用这9个字总结这个稀土整合方案。在张春新看来,显然他的世博稀土是属于被误伤的一个。张春新说,这次整合方案中,包头市凡是名字里有“稀土”两字的企业基本都受到了牵连。“我们是做设备的,现在根本没有稀土冶炼分离这方面的业务。”即便这样,世博稀土还是被列入了补偿关闭的名单。
  
  
  如此补偿也叫合理?
  
  
  在对关闭企业补偿上的不合理,也让被整合的稀土企业很难接受。


  内蒙古对冶炼分离企业给出的投资补偿标准如下:先按每100吨投资1000万元估算投资额,再按估算投资额15%比例补偿。以金蒙稀土为例,内蒙古经信委按照其500吨的生产规模计算,估算投资额为5000万元,补偿750万元。至于各企业的生产规模,整治方案称是依据内蒙古稀土研究院提供的材料。但无论是企业还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均表示,稀土研究院并没有提供过这样的材料和依据。“根据生产规模来确定投资额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规模只是一方面,设备条件、分离的纯度(纯度越高投资越高)、技术水平是更重要的考量因素。按目前条件,研究院不可能弄清楚企业的投资额。”前述研究院的老专家表示。


  乔桉说,他领导的达茂稀土历年来纳税达30亿元,总资产超过2亿元,现在债务已达8000多万元。“但政府只答应赔偿1000万元,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花了。该给税务、给工人,还是给债权人?”乔桉发愁道。他还表示,政府是按照最初建设时的启动生产规模来给予赔偿,后来扩产的一律不被计算在内。“我们建厂20多年了,启动时的规模恐怕连现在的10%都不到。”


  乔桉的困难正是很多其他企业的共同遭遇——企业突然被要求关停,债务、投资、员工安置,都成了难题。


  “这样的行政整治有点太过了!”孙喜平抱怨说。和达茂稀土一样,金蒙稀土这家经营了十几年的稀土企业也难逃整治关停的命运,旗下的200多名员工也即将面临失业。


  在大限将至的时刻,这些被要求关停的民营稀土企业甚至表示,愿意被包钢稀土“整合”,也可以接受包钢控股,只要能够逃脱被关停的命运。但在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包钢接触时,却发现两家在相互推诿。包钢方面表示“政府主导,我们说了没用”,而政府则强调“是包钢不想要你们”。


  面对这些民营稀土企业的困惑,内蒙古经信委和包钢稀土均选择了缄默。

 

稀土行业存在的无序乱采、走私猖獗等问题,加大了国家整顿该行业的决心。图为国内一非法开采稀土的作业现场。 (CFP 供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