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氢气”全球受热捧

   2020-05-20 国际能源参考

84

核心提示: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当前全球原油经济大幅震荡, 绿色氢气正在迎来属于它的时代,作为新兴产业,理应获得各国政府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当前全球原油经济大幅震荡, “绿色氢气”正在迎来“属于它的时代”,作为新兴产业,理应获得各国政府更多支持。

全球“绿氢”潜力仍待挖掘

法提赫·比罗尔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要达成气候目标,全球各国不仅需要对风电、光伏等成熟清洁能源技术提供支持,更需要对锂电、“绿色氢气”等新兴领域给予刺激。

IEA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几年来,电解水制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兆瓦级项目已在日本、加拿大等国落地,同时更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也在规划当中。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氢气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以及清洁燃料,在未来几十年里将获得较大的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4月,汽车巨头戴姆勒与沃尔沃也联合发布了氢燃料重卡研发计划,预计将在未来十年里将成果推向市场。

《华盛顿邮报》撰文称,氢气不仅能够在能源领域使用,在工业领域用途也颇为广泛,一旦技术成熟氢气甚至能够储存于地下,成为电网的备用电源。同时,在工业领域,氢气也大量用于生产氨气以及甲醇,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此前,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曾发布报告称,到2050年,氢能将能够满足全球约24%的能源需求,这一产业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亿-7000亿美元,届时全球氢能产业收入甚至能够达到当前原油市场的一半。

路透社援引咨询机构Capgemini分析师Philippe Vie的话称,现在全球氢能产业与2000-2005年左右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情况类似,给这一行业15年时间,这一行业将变得更加有竞争力。随着电力成本走向更低,“绿色氢气”成本也有望下降。

补贴刺激不可少

据了解,目前全球氢气生产仍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包括天然气、煤炭等,“绿色氢气”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高生产成本。路透社援引咨询机构Bernstein分析师的话称,目前化石燃料制氢成本约为1-1.8美元/千克,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成本则约为6美元/千克。

BNEF发布数据称,要实现氢能满足全球24%能源需求的目标,全球各领域将耗费大量能源来生产氢气,预计耗能总量将达到3.132万太瓦时,而2019年全球发电总量仅为2.6万太瓦时,而其中大部分仍为化石能源发电。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度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有望降至1.7美元/千克,高昂的碳价预计也将对化石能源造成打压,“绿色氢气”成本进而能够与天然气制氢相竞争。

对此,法提赫·比罗尔呼吁,希望各国政府能够扩大对于降低碳排放能源形式的支持,其中包括扩大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人数以及投资能效提升项目等。同时,他指出,各国政府应考虑加大对于新兴技术的补贴刺激力度,正如在过去的十年里为风电及光伏等清洁能源领域提供政策扶持并将其培育成熟一样,为其他新兴领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BNEF数据显示,要实现上述目标,未来十年内,氢能所需的补贴刺激至少需要达到1500亿美元,但补贴规模则将远小于发展氢能所需的投资总额。

多国已积极采取行动

过去的几个月里,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但许多国家并未停止布局氢能产业的步伐。路透社报道称,近日,欧盟方面与氢能企业进行了线上沟通,并讨论了如何在疫情结束后恢复经济。欧盟委员会气候内阁成员Diederik Samsom表示:“我们将利用当前的情况,将公共资金投入到能源系统中,并步入氢能经济时代。这样一来,氢能的规模化使用甚至可能比疫情前发展的更快。”

据了解,欧盟今年拟定的“绿色协议”中就已将“清洁氢气”制定为“优先发展领域”,这一定义则包括了天然气制氢以及可再生能源制氢。

截至目前,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已陆续宣布了氢能战略,同时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也逐步恢复进度、确保战略目标顺利实施。

今年5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投入约1.91亿美元用于氢能项目,计划在2030年前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氢能产业。今年3月,荷兰政府公布了氢能战略,表示将在2025年前完成500兆瓦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同时,有消息人士透露称,荷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欧盟对于“绿色氢能”的支持。最新消息也显示,德国预计将在本月底前公布该国氢能战略。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对当前疫情造成的经济打击表示了担忧。欧洲行业组织Hydrogen Europe秘书长Jorgo Chatzimarkakis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此前计划在今年完成的氢能相关项目投资计划目前已出现延迟。同时,根据部分项目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也需要在天然气基础设施、工业以及矿业等多领域些协同配合,在经济下行之时,针对氢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可能将变得更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