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加利正在对锅炉进行巡检。 (邵雅杰 摄)
近日,记者到天津化工厂采访热电厂锅炉车间检修主任李加利。“你看热电厂那两根高烟囱,刷着红白箍的,就朝那儿去找他。”有人指点。
记者果然在烟囱下面的锅炉房里,在一群检修的工人中间找到了李加利。他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脸上淌满汗水,浑身沾着油渍和煤灰。要不是别人介绍,很难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加利。记者上前想同他握个手,他却两手摆摆,直爽地说:“一手机油,不用握了!”
(一)
1981年,25岁的李加利调到天津化工厂,在锅炉车间当检修工。由于勤于钻研,他的锅炉检修技术进步很快。
锅炉是全厂能源关键设备,锅炉一趴窝,带倒一大片。因此,锅炉检修工加班加点、忙于抢修是家常便饭。渐渐地,李加利养成了习惯: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设备有召唤,他即刻到岗。
这是李加利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件事。一个大年初一的晚上,李加利正在家里同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饭桌边准备吃年饭。这时值班长火急火燎地来通知,锅炉车间的煤场消防水管冻裂了,大量水流入5号炉的上煤机,把整个上煤系统冻住了,5号炉面临瘫痪。冬季是用汽高峰,锅炉供不上汽,不仅生产要停下来,设备还要冻坏,连生活区采暖都要受影响,大伙儿连年也过不好了。
“到现场一看,冰冻得那个厚呀,要拿大锤砸;煤仓是大敞篷房,寒风刮得那个冷呀,耳朵都冻得没感觉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在现场一干就是两天两夜,一个春节就这样过了。不过想想,一人辛苦换来全厂平安,值了。”
(二)
1986年,李加利担任了天津化工厂锅炉车间检修主任。职务变了,但他还是老习惯,凡有急、难、险、重的检修工作照样冲在前面。
这时的李加利,已经可以凭经验就能查出事故苗头,化险为夷。
在一次例行巡检中,李加利突然发现4号锅炉磨煤机大瓦视镜中没有了油量,他判断很可能是油路出现故障,大瓦断油了。这种故障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大瓦烧毁,甚至损坏大轴。一个大瓦价值上万元,一根大轴则价值上10万元,如果损坏会造成锅炉停炉,影响企业生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李加利立即关掉电闸,停机进行检查,果然是轴承润滑油的油路因杂质过多被堵塞,造成供油中断。他立即带人进行清理检修。当时现场温度很高,设备更是摸着烫手,让人难以靠近。李加利带头用水把手套淋湿,拆开烫手的机器零件,清理高温的油污。经过一个多小时紧急抢修,他终于使油路恢复正常,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这件事情,厂里到现在还传为佳话。
过去锅炉车间的设备出故障,检修工常常是最后才知道。虽然通过抢修恢复正常,但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李加利认为要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他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检修工作经验,制订出一套“望、闻、听、检”工作法,给大家传授、推广,并逐渐形成工作制度。在他的组织下,锅炉车间建立了多项卓有实效的规章制度,如“四勤”制度:勤加油、勤维护、勤检修、勤巡视;检修制度,小故障及时排除,大故障不过夜;设备承包制度,一般设备的维护检修包到班组、落实到人头。
在李加利的带领下,锅炉车间的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锅炉车间的设备完好率比以前平均提高了20%以上。
(三)
锅炉安全阀是锅炉运行的重要附件,在运行中容易磨损失灵,以前在天化都是每年换一次,换一套新的安全阀价值4万多元。1991年,李加利发现换下来的安全阀只是部分零件有磨损,把安全阀整个废弃是很大的浪费。他尝试着对磨损的安全阀进行修复。安全阀精密度很高,技术含量也很高,光零部件就有十几种,检修难度很大。李加利反复琢磨,精心试验校对,摸索出了一套安全阀的检修办法。从那以后,天化热电厂就再也没有买过安全阀。
有一次,一台锅炉检修引风机风管后,施工方通知可以开车了。李加利凭着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意识到,电气焊施工很可能有杂物掉进风机壳里。他赶紧跑到现场查看,见操作工正要合闸开机,他马上制止,派人钻进风管一看,果然在风机机壳里发现很多金属杂物,惊得现场工人一身冷汗。
2009年3月12日晚,厂里2号锅炉运行异常,蒸汽压力下降,炉膛温度怎么也升不上去,现场的工人谁也找不出原因来。厂长闻讯,不得不把正在医院陪护病危父亲的李加利召回来。李加利到现场一看,判断是锅炉水冷壁穿孔泄漏了,必须停炉检修。但当时厂里生产供汽十分紧张,周围人对停炉检修持有疑虑。李加利力排众议,果断地停了炉。在炉膛温度还没有完全降下来时,李加利就把工作服打湿,头罩一条湿毛巾,钻进炉膛里检查漏点。果然是一处水冷壁穿孔泄漏了,李加利又及时消除了一个重大事故隐患,周围的工人直伸大拇指:“神了。”
(四)
2009年是天化人最难忘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化工市场需求萎缩,天化的上下游企业相继停产、半停产,天化的总生产装置开工率也一度降至60%。企业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销售收入锐减,运营资金极度紧张。为渡过难关,厂里号召挖潜增效、增收节支。
李加利一连几天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围着车间和锅炉反复查,仔细算。锅炉车间经过多年来的挖潜改造,浮财已经扫尽,如何才能继续挖潜增效?李加利琢磨,这几年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已成为锅炉车间最大的一项成本开支,如果能掺烧一部分价格便宜的劣质煤,就能大幅节约成本开支。但这样做必然会影响锅炉的寿命,增加故障率。这对把锅炉视为家珍的李加利来说无疑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多年来他与锅炉朝夕相伴,锅炉就是他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为企业渡过难关,李加利还是迎难而上,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这一选择。最后,他拿出了掺烧劣质煤等8项挖潜改造措施。方案上报后,立即得到厂领导好评,批准实施。
掺烧劣质煤后,锅炉故障率果然上升。锅炉供煤的重要设备——叶轮给粉机容易被难以磨碎的劣质煤块卡住而出现断轴事故。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李加利一连几天在给粉机旁观察琢磨,潜心研究。给粉机旁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煤尘弥漫,噪声震耳,李加利在这里常常弄得灰头土脸,蹭得一身黑灰。他一方面根据给粉机的允许限度,摸索出好煤、劣煤的最佳配比量,在保证给粉机和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降低煤炭成本。另一方面,他对给粉机进行改造,在主轴上加一个抱杆,增加主轴的承受力。这一挖潜改造终于获得成功。
这时磨煤机有一个高频率事故点,就是进出口管节用了几个月就损坏漏粉了。这样不仅使煤炭消耗增加,而且对生产环境污染严重。一个管节价值好几万元,更换检修要用一天的时间,极大地浪费人力物力。李加利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的原因是劣质煤硬度大,磨损管壳。于是他在管节外面包一个铁护套,并在护套内浇注一个混凝土耐磨层。李加利这样一改造,大大延长了管节的使用寿命,改造后的一个管节可抵改造前的五六个管节用。
在李加利的带领下,锅炉车间合理配煤,精准操作,科学调度,保证了燃烧效率。每吨蒸汽耗燃煤142千克以下,1年节煤1万余吨,节支500多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这一年,李加利提出的8项挖潜改造措施全都实施成功,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正是这些措施,帮助热电厂实现了全年挖潜降耗1500多万元的目标,超额完成了挖潜增效任务。
(五)
检修工作如同救火,常常半夜手机铃声骤起,呼叫李加利。为了不影响家里老人、妻子的休息,李加利总是把手机调到振动,放在枕边,只要一振动他就轻手轻脚下床穿衣服。而常常此时,身后总是传来一句妻子或老人心疼的叮咛。每次李加利都怀着一种歉意,小声地说:“你们快睡吧,我没事。”
2009年3月初,老父亲病情加重,又一次住进了医院。李加利和妻子轮流在医院守护。3月12日晚,正当李加利在医院守护父亲时,他接到了厂长打来的电话,说2号锅炉运行异常,情况紧急,需要他到现场处理。而此时他父亲已处于弥留之际,也需要他陪在身边。他权衡再三,不得不叫刚刚回家休息的妻子来替换他,又趴在父亲耳边轻声说:“厂里现有紧急任务,我去看看,您一定要等我回来啊!”说罢就急忙往厂里赶。
到翌日凌晨,李加利终于处理完事故,顾不得洗把脸又匆匆赶回了医院。妻子声音哽咽地告诉他:“打你离开,已不能说话的老父亲眼睛就一直望着门口,在等你回来。”此时,李加利这个铮铮铁汉,眼泪顿时淌湿了他那满是煤灰的脸颊。他坐在病床边,握着老父亲的手,父子两人就这样相握相依一个小时后,父亲的心脏才停止了跳动。
(六)
2011年5月,李加利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同时,他还拥有了一个名字:“锅炉神”。
在大庆精神的发源地,这样的劳模事迹报告会经常举行。 (侯文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