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再强调 骥翀氢能国产电堆加速氢储能发展 助推碳达峰实现

   2021-04-26 中国能源网 &

86

核心提示:4月22日,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上,我国再次强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事实上,在2021年过去的短短4个月内

4月22日,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上,我国再次强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事实上,在2021年过去的短短4个月内,“能源”一词频频进入国家层面:“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氢能正式出现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讲话中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如何兑现这个承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成为行业热点议题。各方讨论中,“将氢能作为一种储能方式助力双碳目标”成为热议。

一直以来,将电能转化为氢能或者其它化学能被认为是一种大规模、高效率的储能方案,氢能可以直接作为能源驱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或者燃烧释能,也可根据需要生产成甲醇、乙醇、氨或天然气,实现更高的储运效率和利用价值,将可再生能源多元利用。

专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和产业化的科技公司——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解释了氢储能的过程:“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因为发电不稳定,难以全部进入电网,被大量丢弃,致使长期以来电能的供给不得不依靠化石能源,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氢能作为一种新的储能手段,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以后,用电制氢,以氢的方式储存能量,使用时再通过燃料电池将电能释放出来。”


当前,骥翀氢能正在参加2021中国国际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一场对话中表示,以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然后用这些电源源不断地把水分解变成氢气,“保证未来在基本不使用化石能源的情况下,能够依靠太阳能电池等清洁能源,维持人类三次工业革命造就的主要核心技术被持续不断地应用。”

目前,氢储能的应用形式有两种:一是以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二是以燃料电池连接电网,起到削峰平谷的作用。

但是,氢能源的利用成本仍然很高、技术难度较大,导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效果远远落后于纯电动汽车: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全国已接入燃料电池汽车仅6002辆。如何改变“舆论热、应用冷”的局面?付宇认为,只有不断提高性能、寿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推进全产业链的供应安全,燃料电池才能更好更快的进入应用领域,真正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可靠路径。

2020年,骥翀氢能发布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大功率金属板电堆MH170,用于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其性能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在国际上也处于‘第一集团’,部分参数甚至优于国际顶尖产品,作为燃料电池产业内的“实力派选手“,骥翀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实现了电堆技术的国产替代、自主可控。


金属板电堆MH170

MH170电堆最大功率已突破160kW,是燃料电池领域现阶段已知的最大单堆功率,并且实现了在无辅助热源条件下-39℃的成功启动,创下国内外燃料电池领域电堆无辅助低温启动纪录;MH170系列电堆裸堆的最大比功率可达4.7kW/L、4.0kW/kg,因此同样的电堆功率下,原材料使用更少,降本空间大大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不断提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效率,降低关键原材料的成本。

目前,MH170已通过了电堆国家强检,所配套的系统也已完成国家强检,多款产品正在进行整车调试,同时,骥翀氢能已在上海、北京、广东、河南完成了布局。付宇介绍,骥翀氢能目前已与多个客户达成合作,年度意向订单已接近900台。

作为新型储能方案,关于氢能应用的想象绝不止步于汽车。燃料电池电堆由多个单体电池以串联方式层叠组合而成,可根据使用场景增减节数,可多个电堆串并联使用,用于电网的“削峰平谷”、社区燃料电池电站供暖等。“这是一个比汽车领域大好几倍的市场。”付宇透露,“目前我们已与某能源公司完成一对一战略协议,有望将骥翀的电堆技术打入更大的能源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