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加速布局氢能产业,有望占据产业链的核心位置

   2021-04-13 贝尔席

71

核心提示:4月12日收市晚间,中国燃气(HK:0384)发布自愿公告宣布,公司已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签署《关于氢

4月12日收市晚间,中国燃气(HK:0384)发布自愿公告宣布,公司已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气电集团”)签署《关于氢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以各自行业特点为基础,在撬装天然气制氢、加氢站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项目方面,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是继今年三月初,公司宣布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中国燃气再次聚焦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氢能产业)的又一高起点、大手笔布局。

某一程度上可显示出,中国燃气充分结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低碳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而该公司在呈现爆发性增长的氢能赛道不断加大投入和押注,有望使其氢能业务形成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氢能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升温,中国最具实力的跨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商果断快速切入

国家十四五规划出台后确立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驱使下,新能源无论在产业资本投资,还是在股票市场方面都受到了新一轮追捧,其中,氢能成为了新的关注重点之一。

据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指出,国内2020年氢能投资金额仍有1600亿元,自2018年起氢能产业累积投资金额接近4300亿,可见,市场对于氢能产业依旧充满信心。

另据各省份“十四五”期间涉及氢能的规划,目前至少已经有23个省份(包括省份下城市)提出了氢能布局,计划打造氢能产业集群。据公开消息统计,各地已出台的氢能产业专项政策至少达到了42个,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正不断为国内早期氢能产业发展提速升温。

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氢能可以同时满足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被全球公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的深入推进,发展氢能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纷纷出台相应政策,这些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氢能路线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据国际氢能委员会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有30个国家或联盟制定了《国家氢能战略》,将氢能作为能源竞争的主战场和实现碳排放目标的关键路径。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 年,氢能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终端需求,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其中,燃料电池汽车预期将约占据全球车辆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即20%-25%的比例)。

正如前述,氢能产业亦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若按照产业链优势进行划分,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近年来,至少有超过二十家大型央企、国企集团纷纷跨界发展氢能产业。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接近20%,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对应的加氢站需求或达10000座,要知道,截至2020年底,国内已建成的加氢站仅为128座,未来三十年对应的年复合增长速度或高达15%以上。

因此,无论是制氢、储氢,或是目前被业界视为大规模与长距离最优的管道输氢方面,还是在(加氢站)加氢等环节,这里面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机会。

据了解,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商之一的中国燃气,近年来也不断结合起自身的优势,以及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产业链合作和分工思路,在氢能制取、储运及加氢等细分领域积极布局。

正如中燃集团主席、董事总经理及总裁刘明辉所言,中国燃气将挖掘氢能产业的潜在商业价值,培育氢能应用的新商业模式,全力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和商业化。

中国燃气凝聚自身优势,积极布局氢能产业的多个细分赛道

我们还应该看到,氢能之所以备受青睐以及其所拥有巨大的战略发展意义,不仅在于其释放过程中的对环境到友好——实现零碳排放,还在于氢气可作为“储能载体”而存在。

目前技术已可实现电力和氢气之间的灵活转化,弥补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等短板或劣势,从而促进后者的大规模发展。氢气,既能用能,也能储能,同时也可实现氢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一特征决定了氢能产业发展是具备必然性和持续性的。

因此,中国燃气此际间通过联同上游巨头如中石化、中海油等战略合作伙伴在氢能赛道“抢滩登陆”的决定,以及此前所作的相关前瞻式投资,实际上其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当前氢能应用和需求与日俱增,大规模地积极切入氢能产业的多个细分赛道正当其时。

从需求角度来看,氢能有着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除了大家熟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之外,交通领域用氢实际上已进入到推广应用阶段——当前,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正从汽车领域逐步拓展至其他交通、建筑和工业等领域。

氢能在轨道交通或船舶的应用上,氢能可降低长距离、高负荷交通运输对传统油气燃料的依赖,比如去年初,日本丰田公司开发并交付了首批海洋船舶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建筑方面,氢能已可为家庭住宅、商业建筑供电供暖;在工业应用方面,氢能还可直接为石化、钢铁、冶金等化工行业提供高效原料、还原剂和高品质热源,有效减少碳排放。

就目前来看,氢能应用在B端层面推进的进度较快,但C端用户层面未来发展潜力也不容小觑。具备氢能全产业链布局能力的中国燃气,或许是资本市场内介入该赛道风险最低,而受益面最广,持续受益时间最为持久的极少数上市企业。

从需求侧和用户侧的角度来分析,据悉,中国燃气经营区域内有30多万户工商业用户,项目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具备丰富市场开发经验,可为其B端用户综合能源使用、切换与管理,以及能源服务提供平台或强大的技术支持,而中国燃气旗下4000多万的城燃居民用户,更是天然的C端客户入口。

可见,中国燃气凭借其在终端分销网络上所拥有的绝对优势(包括渠道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产品与品牌优势等综合优势),决定了其在氢能产业至少有三个方面优势是值得关注的,分别是制氢、加氢站、管道输氢,在这三方面发展的确定性和能见度也较高。

(1)全方位覆盖的制氢能力与储氢布局

当前,氢气来源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而中国氢气生产工艺中,天然气、石油焦、焦炉气、重油等制氢,液化石油气LPG(丙烷、乙烷)副产气,其他化工品副产气,和通过光伏、风力发电来电解制氢都是较为常见的形式。中国燃气把以上制氢工艺的可能性都基本进行了覆盖。

从中国燃气宣布与中石化、中海油的合作中,可以猜测到的合作方向是,上游油气资源成本较低的后两者,完全可为中国燃气提供制氢所需的天然气、LPG等多种化石燃料,另外中国燃气本身是中国最大的LPG分销商,可以预见其定会在LPG深加工产业副产氢方面拥有绝对话语权,有助于制氢业务的加速发展,同时促进LPG销量。

其他化工品副产气方面,去年中国燃气旗下子公司与中国旭阳集团所共同合作投资的360万吨/年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开工。

在光伏电解制氢方面,中国燃气已具备可能性和基础,近年来公司已经在东北、西北、江浙、西南和东南等区域广泛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未来有机会面向中国燃气的工商业用户同时提供的光伏产电和光伏制氢等综合新能源。

而中国燃气的制氢项目和多元制氢能力仅是“第一步”。

制氢后通过储氢和运输,利用中燃已建立起的终端分销网络优势进而把氢气“消纳”,从全产业链上确保了氢能业务较其他竞争者拥有不可比拟的盈利能力和优势,而多元制氢能力大大加强了公司氢能在“供给端”优势,进一步确保了制氢、用氢、加氢多个方面经营的低风险。

(2)城市特许经营权下的加气站/加氢站

据公开资料所示,中国燃气经营区域内有600多座加气站,从目前来看,这些都是天然的B端客户入口,然而这些加气站未来可进一步快速改造为加氢站。

另一方面,中国燃气经营区域内所拥有的30多万户工商业用户,可进一步“导流”至中石化旗下遍布全国范围逾3万座加油站,未来可进一步转变为综合能源服务站,比如在原来加油站基础上新增的充电、加气(天然气、氢气)等。

(3)管道输氢的想象空间

一般而言,氢气主要通过气氢拖车、液氢槽车和氢气管道三种方式运输。若从成本构成维度对三种运输方式进行对比,管道输氢在运输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长距离运输的角度来看,管道输氢或是目前人类所能发现的最优、最高效的运输方式,而没有之一。

全球管道输氢的历史自起步已有80余年,美国、欧洲已分别建成2400km、1500km的输氢管道。鉴于对氢能在脱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视,今年1月份,英国政府提出“英国氢能网络计划(Britain’s Hydrogen Network Plan)”,计划将在全球建成首个100%的氢气供应管道网络,以更广泛的行动实现向氢能转型,同时到2030年建成首座氢能城镇。该计划行动已大大加速了全球的管道输氢的发展进程。

同时亦给予我们重要的启发——管道输氢在全球特别是地广人多的中国,是蕴含着极大发展前景。

但是出于现实状况的考虑,由于管道运输前期投资建设成本较高,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成熟之前有较大风险,同时其运输成本受运能利用率影响,运能利用率越高越经济,单位成本优势也就突出。因此,只有那些拥有庞大终端用户和布局广泛、已建成全国性燃气管道网络的综合性清洁能源运营巨头,才有资格和深厚基础取得分享管道输氢这一巨大潜力市场的“入场票”。

作为国内最大的清洁能源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燃气,旗下已拥有由600多个管道燃气项目所构成的全国性管道输气网络,管道覆盖城市人口逾1.5亿人。全国最大的城镇管网布局,以及庞大的用户群,将助推该公司未来管道分销任何经济性气体,从配送天然气,待时机成熟,可运用管道输送氢气。

从远景去想象及拓展,随着氢能生产和储运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氢能成本也有较大下降空间——有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年,即十年之后,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将下降一半。届时,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大时代必将随之到来,而提前入局且不断巩固其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国燃气,仍有很大机会成长为氢能产业链的最为重要的少数玩家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