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氢能源战略来势汹汹 产业链或迎放量拐点

   2021-03-30 科创板日报

68

核心提示:锂动力电池之外,海内外车企也在竞相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近期已有相关公司相继落子。在3月29日举办的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

锂动力电池之外,海内外车企也在竞相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近期已有相关公司相继落子。

在3月29日举办的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上,长城控股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羽宣布长城汽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规划:长城汽车将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落地全球首个100辆49吨氢能重卡;2022年并行氢燃料电池多种清洁应用项目群;2023年实现主要系统集成商推广数量国内领先;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当天,长城汽车还发布了“氢柠技术”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同日,亿华通盘后公告,拟与丰田汽车合资设立燃料电池公司,合营公司注册资本拟为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68亿元),合营双方各出资22.5亿日元,在合营公司的注册资本中各占50%。

丰田之外,另一海外大厂现代集团同样瞄准了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赛道。1月15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在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成立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华建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的全球汽车厂商,这也是现代汽车集团在全球建立的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国内外整车厂、零部件厂商纷纷发力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赛道,与中国“碳中和”目标确立及“以奖代补”的政策支持关系密切。该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前景广阔。海通证券3月24日发布研报,预计2025年的产销量有望达到5万辆,对应的5年复合增速超100%,产业链有望开始放量。中金公司3月18日发布研报,表示看好主国燃料电池产业链国产化不断推动成本下降,在国内政策扶持下,规模化与成本下降形成正向促进,预计2021年迎来放量拐点。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行业突破口 这些公司已提前布局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处于示范运营的产业化初期阶段。由于燃料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零排放的特点,在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被视作行业突破口。多家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已相继入局,通过投资、合作等形式,共同构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

整车厂中,除了长城汽车,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还包括宇通客车和上汽集团。前者是国内首家通过燃料电池商用车资质认证的企业,其公交车已在多个城市运营;后者具有近 20 年积累经验,已有申沃客车、荣威和大通等品牌的量产车型。

零部件方面,核心材料国产化水平正持续提升,价格不断下滑。据中金公司统计,2020年,我国膜电极、电堆等核心零部件厂商批量投放产能,相比2019年膜电极实现降价超20%,电堆与空压机降价近50%。

具体到公司,潍柴动力联手大洋电机和巴拉德布局燃料电池系统,巴拉德是全球PEM燃料电池龙头,截至2020年,部署公司燃料电池的客车/卡车/叉车已超过1000/2000/12000辆,燃料电池累计出货超过850MW,2021年初公司膜电极年产能提升至600万个,对应约1.66GW燃料电池产品,为全球PEMFC绝对龙头;

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亿华通则牵手丰田共同研发公交车动力系统,北京2022年冬奥会燃料电池汽车需求可达2000辆以上,公司切入奥运会核心供应,具备千辆级的放量确定性;

重塑股份主要产品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和分总成,在系统方面,公司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控制、仿真、集成和安全等环节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公司在燃料电池电堆、DC/DC、空压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环节取得突破并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