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纯碱的出口量已占国内产量的20%以上。图为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一批纯碱将要出口到泰国。
记者近日对商务部网站上公布的涉华贸易摩擦的消息进行了一个统计。结果发现了一个很让人意外的现象:今年1~8月,各国涉华贸易摩擦案件共70余起,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涉华贸易摩擦案件就有40余起,占了一半还多。不仅如此。从数量上看,今年1~8月,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涉华化工贸易摩擦竟然相当于去年一年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总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为何发展中国家也跟我们“过不去”了?
传统盟友成了摩擦主力
记者发现,这70余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案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化工、轻工、冶金等领域。其中涉及化工相关领域的达16起。
2月2日,墨西哥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六磷酸钠征收反倾销税;
2月7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碳酸钡征收反倾销税;
4月6日,巴西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柠檬酸及柠檬酸盐开启反倾销调查;
5月2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征收反倾销税;
5月3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磷酸钠征收反倾销税;
5月3日,土耳其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季戊四醇继续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5月10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四氟乙烷征收反倾销税;
5月11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橡胶助剂或自中国进口的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6月8日,巴西启动对进口自中国的聚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MDI)进行反倾销调查;
6月17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甲醛次硫酸氢钠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6月22日,阿根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旅行汽车轮胎、农用或造林用机械或车辆的轮胎、公共汽车或卡车轮胎征收不同的反倾销税;
7月6日,巴基斯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过氧化氢征收反倾销税;
7月25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聚四氟乙烯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7月26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聚氯乙烯树脂征收反倾销税;
8月5日,印度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甲醛次硫酸氢钠延长征收反倾销税;
8月8日,泰国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摩托车用橡胶制品开展反倾销调查。
据了解,化工成为摩擦重灾区,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对华的化工贸易摩擦案开始不断攀升。1995~2008年,化工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中,有7个国家(地区)属亚洲地区。其中,中国位居首位。但现在有一个新的变化是,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欧盟是和我国发生化工贸易摩擦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而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开始日趋频繁。我国的传统盟友现在变成了我国在贸易摩擦中的新对手。对手虽然换了,但摩擦中涉及的化工产品却没换,大多是一些在我国产能过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轮胎特保案之后,我国轮胎企业在力保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巴西、南非、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图为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经济利益发生直接冲突
发展中国家一向是我国的亲密兄弟,为何现在也和我们“过不去”?
专家表示,促使传统盟友站到对立面的,是对未来竞争的极度担忧。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依存度较高。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传统的贸易出口市场欧美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需求萎缩,于是我国企业开始千方百计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与中国雷同,中国产品的大量增加,让这些发展中国家感觉到自己的支柱产业被冲击了。本来他们就认为,中国挤占了他们的国外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现在中国产品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加,又使他们的企业面临着国内市场被冲击。
记者了解到,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化工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具体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我国低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产能过剩。据有关部门对我国石化行业38种基础化工产品产量统计显示,除了工程塑料和钾肥产值在全球屈居第五、六位外,其他产品全部位列前三,20余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氮肥、磷肥、硫酸、纯碱、甲醇、合成橡胶、合成树脂、聚氯乙烯、电石、农药、轮胎等多种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产量雄居世界第一带来的是产能过剩的极大困扰。国内消化不了,企业只能低价寻求出口。据了解,目前我国烧碱、纯碱等行业的出口量已占国内产量的20%以上,染料出口占40%以上,轮胎出口占50%以上,草甘膦出口占80%以上,柠檬酸出口占90%以上。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我国化工行业受到国外贸易保护的密集领域,恰恰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位负责人指出。
二是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化工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雷同。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我国涉案的化工产品大多数为化工原料产品,这些产品在我国化工产品对外贸易中属于贸易顺差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较低,产品价格较低,增长方式仍然以量的增长为主,中国长期凭借低价大量出口。与发达国家互补型关系不同的是,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结构上有着很大的趋同性,优势产品都是集中在化工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产品价格战,造成贸易摩擦。
三是我国化工产品出口从欧美日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加剧了摩擦。常轶智表示,在目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欧美市场需求不振且短期复苏不太可能,我国企业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很多产品转而大量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使他们的国内产业感到竞争压力加大。随着我国出口量的增加,摩擦次数也日益增多。
“以往中国企业往往抱着‘对发展中国家,能出口就出口,不能出口就算了,反正欧美市场大’这样一种想法。现在,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市场外需不振,国内企业对新兴市场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常轶智指出,扩大产能—出口—遭遇摩擦—转战市场—再遇摩擦,已经成为中国许多行业包括化工在内难以避免的恶性循环。随着产能不断扩大,就像滚雪球一样,这种恶性循环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也越来越多。
积极应对有理有力有节
在与发展中国家化工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我国化工行业应如何应对呢?一些专家给出了建议。
第一,不能因为摩擦就放弃新的市场。石化联合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发生贸易摩擦首先是经济形势的大环境变差的缘故,一个市场不好了,肯定要开拓新的市场,这是对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不管其挑起摩擦的理由是否恰当、法律是否健全、程序是否合法、反倾销税率高低与否,其毕竟是中国出口的新增长点,不能因为那里对华的摩擦多而将其边缘化。
第二,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商务部国家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吕博表示,以前我国在解决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问题上,政府很少出面,不愿使矛盾激化。但中国的谦让和忍耐的态度不能适用于所有国家,特别是对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频繁制造贸易摩擦的国家,政府应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回应,尽可能为企业应诉争取一个较为公平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
一位业内人士还指出,就企业层面来说,目前我国企业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诉讼态度也比较消极。近年来,在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中,我国出口企业往往只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这些国家的应诉率非常高,已基本达到100%。但对来自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指控上,应诉率很低,只有30%~40%,对这些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诉讼的反应相当被动,很多企业放弃应诉。“国外都开庭了,而中国企业不到庭,国外法庭不是想怎么判就怎么判吗?”
“企业不积极应诉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放弃这个市场。我国的产品在有的发展中国家不一定有倾销,但这些国家还是照样立案调查。如印度,我国一些化工产品有三四年都没有向其出口过,可印度还照样立案复审、裁决继续征收反倾销税。企业这时一定要找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积极应诉、申辩,主张自己的权益。”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有效应对并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才能保住好不容易争得的市场,也才能避免或减少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
第三,寻求差异化竞争。调整产品结构是避免摩擦的关键。我国长期生产的低档次产品,既不挣钱、又污染环境,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要。企业应该把产品档次提升起来,做一些其他国家做不了的产品,就避开竞争了。
第四,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彭峰认为,发生贸易摩擦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失衡引起的,有必要积极鼓励我国企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我国经济摩擦比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战略性直接投资, 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缓解贸易摩擦。例如,可到墨西哥投资,由于墨西哥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享受墨西哥与全世界43个国家及地区所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的优惠,顺利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墨之间的贸易冲突。
发展中国家近年频频和我国发生贸易摩擦。 (图片由CFP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