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马兴发:想象力、创造力与20年前的体制创新

   2022-02-21 5e

97

核心提示:联合策划|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能镜前言2021年12月14日18:45分,「上燃动力20周年」的灯光字样,同时出现在上海陆家

联合策划|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能镜

前言

2021年12月14日18:45分,「上燃动力20周年」的灯光字样,同时出现在上海陆家嘴、上燃大厦和纽约时代广场。

一家命运起伏的老牌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在氢能回春的这个冬天,以穿越时空的闪烁灯光,向左,打望它过去不平凡的20年,向右,又照见它的新生。

20年前,伴随国家「863」电动汽车计划启动,「三纵三横」路线铺就,在一个几乎不为人知的冷门领域,以万钢同志(原科技部部长、现任中国科协主席)回国作为公认的重要节点,上海出现一场创造性的政产学研企联合创新,一段被情怀赋能的闪光日子,和一家数次开创中国燃料电池事业先河的公司。

20年里,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波澜不断、跌宕发展,在时空的延绵中,有高潮有低谷,有离开有坚守,被时代之手推来搡去的上燃动力,在一批关键人物的坚持和佑护下,奋力躲开命运之箭,在艰难时期保留了火种。

20年后,已经并入长城体系的上燃动力,站在历史的交叉口,既连接过去,又对接未来,它的转折和重启,预示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商业化,在双碳大势下,开始走出幽暗的森林,抬头看见了太阳。

上燃动力20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和能镜寻访其间的关键人物,推出【上燃动力20 年口述历史】,分别从政府、科研、整车厂、关键零部件以及新起点等不同视角,讲述上燃动力令人无法忽视的往事。

这段历史不仅属于上海和上燃动力,更是中国氢能产业20年的一个缩影,一扇窗户,每一个在起伏和幽暗中坚持的氢能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同行人。

今天的讲述者,时任上海市科委副处长、现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是上燃动力体制创新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上海市科委是上燃动力得以落地成型的关键引擎,政府力量的积极介入,给后续各个股东的进入铺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这场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制创新,解决了「产学研两层皮」的沉疴,在不同诉求之间找到了平衡之道,也让上燃动力具有了穿越岁月而屹立不倒的案例价值。

以下是干频的口述整理

引子

故事还得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讲起。

那时,上海交通道路资源条件并不好,车辆保有量和出行频率不断增加,燃油助力车遍布全市,光在册的燃油助力车约有70多万辆,交通阻塞时有发生,同时,汽车尾气排放使得城市污染变得严重。

其实,上海是全国最早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最多的时候,1000多辆在路上跑,好似一道风景线。但随着城市发展,电车因架空线影响市容景观,越来越不适应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后来,电车逐步萎缩,取而代之的,是风头正劲的传统燃油车辆。

后来,污染问题随之而来,不只是上海,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相似困境。于是,1999年4月,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开始联合组织实施一项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上海被列入首批试点示范城市。

但上海的思考和行动,却早在1996年就已开始。作为组织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政府部门,科委的职责之一,就是不断探索新技术,并积极开展示范应用,不断推动走向成熟,待条件具备后,由上海交通主管部门去组织扩大应用。

我们从产品、零部件体系以及应用场景做了很多思考,也去过相关发达国家调研,探索和尝试如何把清洁能源和交通工具结合,去解决发展与环境间的矛盾问题。

比如,开发液化石油气LPG汽车,用相对清洁的液化石油气替代汽油,给汽车尾部戴「口罩」(三元催化装置、车用柴油机颗粒物减排系统),来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研制电动自行车来替代燃油助动车,等等问题。

后来,LPG被作为重要应用方向,首先在运行频率最高的出租车行业试点。高峰时期,上海有110多座LPG加气站,4万多辆LPG出租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LPG汽车曾一度辉煌,后因资源条件、价格、维修、管理等综合因素,慢慢走向没落。其间,我们还开发压缩天然气汽车(CNG),引进国外CNG发动机,并打造了几条线路,在上海推广后,国产CNG发动机代替进口的同时,带动了上海CNG发动机在国际上的热销。

与之对应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从标准规范、到落地验收、试用改进,也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当时,上海市对各类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勇于尝试,形成了一种开明、务实,有创新力的氛围,其初心,就是为了让天更蓝,让百姓生命更健康。

从政府到科研单位,从整车厂到用户百姓,都在慢慢接受新能源汽车技术,这些为后来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探索,积累了宝贵地经验、做好了重要的铺垫。

初识氢能与酝酿创新

我最早接触氢能源技术,是在1999年。

当时上海有家“神力”公司,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研发,创始人是胡里清,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后来出国,回国创办神力后,拿到风险投资,来找我们,希望科委能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

我对氢的认知由此开始。当时还懵懵懂懂,但感觉技术方向对头,可以先做一个尝试,支持开展课题研究,同时组织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专家一起参与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的研制。

2000年底、2001年初,万钢同志回国,创建上海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牵头发起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和布局工作。他想把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未来着重发展的目标,从现在来看很有远见。

那时,科委已对氢燃料电池已经有一些基本认识,也考虑予以支持。

我当时是主管此事的副处长。此前因跟同济大学专家一起研发LPG和天然气汽车,建立了工作关系,他们中很多人也是科委研究团队的参与者,于是把我推荐给万教授,一起商量事情如何运作,科委怎样支持。

多次接触以后,万教授对我们此前所做的工作有了了解。比如,他关注加气站,认为上海要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得有基础设施和网络,才有可能做成。

当时加氢站建设的时候,没有相关技术标准参考,只能沿用传统的标准。比如加氢站周边500米内不能有住宅等建筑物,也不能和加油站混建,上海寸土寸金,哪有地方能轻而易举拿来支持技术研发,而且还涉及基建消防安全等各种复杂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当年做加气站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安全距离的问题。

要做,就得突破规范、提高标准、创新技术,还要解决社会关系、利益平衡等方方面面的事。这些都成了此后建设加氢站的铺垫和准备。

传统汽车行业涉及面广、布局深厚,砸掉旧饭碗不容易,拿起新饭碗更难,汽车行业也是一个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难以撼动的产业,大家对新的东西的接受有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一开始时不一定会积极支持。

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往前迈,有节奏地推动事情向前走。

为解决「产学研、两张皮」的现象。上海市科委希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开始布局时,能不落窠臼,要探索新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搞氢燃料电池汽车,一定得有公司化运作,要有市场介入,于是,最终确定一部分以科研经费支持,同时,一部分通过众筹,成立股份制公司。

上燃动力即将破壳而出。

一个创举

模式有了,但真正落地并不容易。上海市科委作为推动者,除了提供经费,还要负责去跟目标股东一家家去沟通。

我陪同当时市科委分管副主任,一起去找同济大学校长。起初,校方也有一些顾虑,认为由学校组建公司,推进产业化比较难。但是沟通以后,校方还是决定支持成立公司。

那时候,中国石油50%依赖进口,一旦风险降临,能源安全便是头等大事。如果不去探索新能源发展,中国将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乃至被人“卡脖子”。但氢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伴生能源,在能源低碳甚至零碳方面前景广阔,所以上海市领导,以及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部门都很支持氢能源汽车发展。

当然,也有人谈氢色变,对它的安全性有所顾虑,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勘误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比如,氢并不像天然气会聚集,而是容易扩散,只要通风条件好,再加上行之有效的的技术手段,还是安全的。

事情朝前推进。万钢同志牵头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大量深入系统调研和协调推进工作,公司雏形渐渐浮出水面。

市科委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科研,同时积极支持上海科技投资公司,由其推动筹建上燃动力公司。以科技投资公司出资的540万元作为基数,上海市经委委托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同济大学全资子公司上海同济企业管理中心、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一所都进行了跟投。

考虑到整车厂要在其中起到牵引作用,上海市领导请来上汽参与其中做主导,上汽拿出600万元,成为大股东,派驻了董事长,又考虑到公司激励机制,遂留出小部分股份给团队。顺利完成了股份制公司的组建。

有政府推动,有学校研究所参与,有整车厂介入,又有股权激励,这就是上燃动力最初的架构,它在体制机制上开创了先河,是政产学研联合推动产业发展的一次创新尝试。

回想起来,这是一次非常不容易的探索,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大家确定合作模式、在各种利益考量中达成共识、彼此黏合,的确是一个创举,具有标杆意义。

万钢同志的“引路”

2001年12月24日,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上汽派驻主管技术的副总裁陈因达同志任董事长,万钢同志任总经理。

回国前,万钢同志已经在德国奥迪工作了11年,从基层工程师,做到总规划部高级技术经理,专业地位和知名度已经很高,但在上燃动力,万钢总经理开始显现他的搞企业的优秀领导能力——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推动能力和大局观。

虽然上燃动力多方股东因共识走到一起,但各方利益诉求毕竟不同,大家经常各抒己见、各有主张。万钢同志兼听不同诉求,兼顾不同愿望,还屡屡有所创新,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遴选制度的创新。

当时,上燃动力和相关零部件配套单位,都铆着一股劲儿,希望能把事情做好。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万钢同志设定项目遴选制——同一种类零部件产品可选择不同研发生产公司,在初期都进入合作框架,捆绑在一起做联合开发,在实际应用中,持续考察,最终选中最好和最适合的零部件公司进入下一步联合攻关,不合适的淘汰出局。

这种「赛马」机制,对企业创新有很强的正向拉动力,催生了一批产业链公司快速成长,也让上燃动力用了三四年时间,就把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整个研究明白了。

二是动力总成平台的创新探索。

当时,上燃动力有一个目标,希望可以做出模块化动力总成平台,把氢燃料电池系统、底盘结构等等都集成好,其他企业来组装即可。就好比卖毛坯房,里面基础的结构都有了,入住只需装修。此事一旦做好做成,可以节省很多企业相关研发投入。上汽大众帕萨特、上汽荣威、一汽奔腾、奇瑞东方之子、长安逸动等燃料电池汽车车型,都是在这个动力总成平台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其间涉及诸多复杂问题。因为即使是组装,也并非简单安个壳子,而是要做一系列试验,包括动力试验、防撞试验、氢电安全试验等等,牵涉核心技术、关键数据和参与公司的角色定位,经历许多中间环节和工艺流程。

但从这场始于20年前的思考和探索中,可以看到那一代人的创新精神。

科技部门的支持和推动

这种精神和情怀,在上燃动力成立之初,从各个合作伙伴身上都能看得到。从2002年到2004年,他们开发超越一号、超越二号、超越三号,每年迭代,压力很大。每次我们过去,办公室都是灯火通明,大家夜以继日,不眠不休。

在两三年时间里,从小的样品开始,一点点开发、集成、组装、改进,变成像样的、能在道路上驰骋的交通工具,非常不容易。

20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心里充满感慨、感触和感激。当年若不是政府的果断决策、大力支持,专家们的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以及企业的参与和机制创新,此事又谈何容易。大家都有情怀,目的都很纯粹,就是想把事情干好。

作为此事政府层面的推动者,科委除了科研资金的支持,还帮助协调立项基金,同时促成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其后,对于上燃动力的发展,更是全方位且稳定地给予各种支持。

上燃动力最好的发展时期是2010年。正逢上海举办世博会,时任科技部部长的万钢同志,提出世博园要有新能源汽车展示,要做到零排放、零污染。

那时,大家每个礼拜开一次会,科技部处长也专程从北京赶过来,一起商量示范车型的用途、规格、尺寸等等,定下来就赶紧去做样车,试用完,再调整。

累是肯定的,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在世博会的关键节点,保质、保量,安全、可行地完成任务。

最后,超过1000辆新能源汽车参与到了服务中去,其中包括上燃动力和上汽研制的100多辆燃料电池低速观光车、40多辆燃料电池乘用车以及6辆燃料电池大巴,其数量、品种、改制规格、运行时间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万钢同志也对世博会新能源汽车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影响也很好。

上燃动力的工作人员作为主力军,在园区里做服务,解决问题,收集数据,我们则在项目和运营环境上予以各种支持。

园区里运行的6辆大巴车,是上燃动力与联合国的合作项目,一辆需要接近100万美金,这还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效果,已经比几年前在北京示范的、从德国奔驰公司花180万美金一辆买的价格下降了差不多一半,联合国给的钱很少,不够用,还得加上运行、日常维护和加氢的成本,政府这个时候就要跟得上。

除项目资金,科委当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跟不同部门沟通协调各类管理服务工作。

比如,没目录,要和国家主管部门沟通上目录;停车难,要和公交部门沟通停车位;加氢站没有标准,要去和多个部门沟通协调建站问题,还有公安、消防等等,涉及1000多辆车的维护、加氢、运行等各类细节。

很多事情并非现成所有,解决问题,很多时候需要突破原有标准和规则。

那个时候,只要世博车辆运行单位电话一响,心就立刻提到嗓子眼,夏季大热天赶紧奔赴现场去解决问题。这并非大家不宽容,其实,上海的创新环境和各部门配合支持度很高,只是新事物出现,都有认知和接受的过程。

世博会新能源汽车的成功示范,有效地拉动了整车厂、零部件公司的创新,还把用户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形成联动。通过重大活动牵引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为国家、为上海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和范例。

上燃动力不只是一个名字

在研发时,科委、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通力合作、密切联系。我们建有工作专班,经常沟通,同时发挥好专家作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

在世博会期间,我们与世博局、上汽、巴士公交积极沟通、大力推进。

世博会之后,氢燃料电池领域经历了诸多波折,上燃动力也随大势起伏飘摇,当年那段闪光的岁月曾一度尘封。

2020年,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氢能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自2018年并入长城体系的上燃动力也开始获得新生。

今年,上燃动力20岁,它过往的经验和曾经的辉煌,值得总结,也需要被更多的人了解,因为「上燃动力」不只是一个名字,它曾在一片创新沃土中诞生,是当年政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机制体制革新的经典案例,它培养的大量人才,如今活跃在氢燃料电池各个重要的领域。我们当时作为科技工作战线上的普通一员,能参与、见证和推动这样一场创新,并坚持和大家战斗在一线,与有荣焉。

现在,上燃动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了新目标、新定位,无论是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还是清洁能源科技公司,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氢能的重要性被重新认知的当下,都是应时应景且有实际需求的。

与过往不同的是,上燃动力如今面临的是一个更趋生态化的商业环境,要结合自身优势,创造可行的路径、方法,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协同、规划和协作,要像20年前一样,起到示范引领、开路先锋的作用。

我现在上海市科协工作,希望能和站在新起点的上燃动力一起,在创新、学术、科普和人才方面,有更多交流和合作,也希望20年之后,壮年的上燃动力,能够以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姿态,带给所有关心和祝福它的人,更多惊喜。

Tips 马兴发简历

马兴发,现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历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副处长、处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展计划处处长、市科技奖励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