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引领 氢启未来(下)

   2021-11-30 山西日报

87

核心提示:在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运行着全国第一条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化生产线。在这条长约170米的自动化生产线上

在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运行着全国第一条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化生产线。在这条长约170米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张张金属极板经过冲压、清洗、焊接、镀层、密封、装堆等环节,最终被组装成金属板电堆。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源的核心,电堆约占到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60%、整车成本的30%。而这条氢能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在提高电堆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同时,使成本降低了60%。

目前,这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可实现年产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1000台套,随着二期工程的完工,年产量将突破1万套。

短期内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是燃料电池成本与寿命问题;长期看能否推广开来,则要看加氢站的建设。

让加氢像加油一样方便

在山西国投海德利森氢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全集成撬装式加氢设备集压缩冷却加氢于一体,可给客户提供一条龙式服务。20兆帕以下的氢气通过过滤进入增压泵,从增压泵出来以后,进入加氢枪。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还配备了冷却装置。这台集成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80%,而且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让加氢变得像加油一样简单,目前海德利森已经下线三大系列十几种规格加氢设备,还可进行私人定制,客户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

长治潞宝工业园区内有一座加氢站,日加氢能力达到500公斤。这座加氢站的氢源由潞宝集团焦炉煤气提纯供给。园区内目前有三辆氢燃料汽车,用于接送职工上下班。园区还预定了100辆氢能重卡。

由潞宝集团和申能集团合作打造的长申氢能万吨制氢基地·加氢母站·综合能源站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建设完成。作为氢能设备提供商,海德利森将为该项目提供所有配套装备和系统集成。

山西国投海德利森氢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郭魏说:“我们聚焦行业的中段——制储运加环节,通俗来讲就是,氢气生产出来以后,怎样加注到汽车里面。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我们将自主研发的这些技术集成在加氢站关键设备上。目前海德利森在全国加氢站装备市场的份额可以占到30%左右。在长申加氢站里,我们实现了35兆帕和70兆帕的同时加注,这意味着未来这个加氢站不仅可以给各种商用车加注,同时也可以给更多的承运车、综合性车辆,甚至包括一些小型的高压力设备进行加注。”

构建氢能产业集群

任何一项前沿技术,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仅在于关键技术的节点突破,更在于整个产业链条的均衡发展,形成闭环。因此,走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又一现实路径。

围绕氢能产业,山西正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实现氢能产业体系全覆盖。在长治,申能集团、海德利森等域外企业与本土潞安、潞宝等企业强强联手,启动了包括长申加氢母站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一个集制氢、储氢、加氢、运氢于一体的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崛起。在运城,大运汽车率先突破氢燃料重卡产业化瓶颈,先后向阳煤集团、雄安新区提供近百辆氢燃料牵引车。此外,太原、阳泉也在立足本地优势,围绕氢能重卡示范场地、燃料电池端等进行布局。一幅配套要素齐全、集约发展的氢能产业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山西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程章认为,氢能产业链逐渐形成后,要不断地去打造这个链上每一个节点,也就是技术上的突破口。这是下一步进行技术升级,未来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氢能产业的一个方向。

随着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和完整度的提升,山西氢能产业链厚积而薄发,目前已投产或正在建设的相关企业有40家以上,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产业8大核心零部件和4大储供氢关键技术,全国排名进入前三的企业有21家。

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在产业链上,每个城市还需要去发挥强项,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参与到全国乃至全球的氢能产业布局中。

大同氢能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会长王晓科建议,每个城市要合理布局氢能产业、产能,实现差异性投入,避免出现内部恶性竞争,使山西的整个氢能产业形成合力。

积极推进多场景应用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到“十四五”末,我省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要达到50%,发电量占比要达到30%。其中也特别强调要有序推进氢能、地热能、甲醇、生物质能的发展。低碳引领,氢启未来,带给山西氢能产业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未来。山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煤制氢成本相对较低,这样的成本优势,是机遇;氢能作为一种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这是机遇;“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和动力也是机遇。然而,产业链不全、制造企业不强、核心关键技术不硬,这“三个不”,是氢能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补齐的短板。锻长板,可以让我们在发展中快人一步抢占先机;补短板,可以帮助我们不断蓄积发展势能。

其他国家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为我省带来一些启发。日本提出把“氢电”“氢车”和“氢家”作为构建氢能社会的三大支柱。中日氢能合作协会会长李扩建表示,“氢电”就是用氢气来代替燃气火力发电;“氢车”则是移动式的氢能利用,以氢堆(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系统的各种类型车;“氢家”是固定式的氢能利用,具体是将一套既能发电又能供热的系统用于家庭中,类似中国的热电联供系统。通过这三大支柱,不仅整个氢能产业的大框架随之拉开,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会对国家的能源战略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王晓科表示,要积极推进多场景应用,真正把氢能和老百姓生活密切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氢进万家。

郭魏认为,在氢能源行业里拼搏的企业,应该从技术、实践上为国家以及相关部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为后期制定更适合氢能发展的政策做铺垫和努力。

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透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