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氢源安氢能储运新技术 助力消纳大量可再生能源

   2022-11-11 永州新闻网

86

核心提示:凛冬已至,北方大地供暖季正式开始。近日,北京、天津等多地陆续开始试供暖。说起供暖,相信大家依旧会对之前因供暖而来的雾霾心有

凛冬已至,北方大地供暖季正式开始。近日,北京、天津等多地陆续开始试供暖。说起供暖,相信大家依旧会对之前因供暖而来的雾霾心有余悸。如今大部分地区虽已改为天然气供暖,但天然气燃烧依然会产生一定量的碳排放。

我国供热领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及严峻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氢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覆盖供暖面积更大的特点,未来将成为替代天然气供暖的不二选择。

 中氢源安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有机液储运氢技术,突破氢能储运危化品属性的制约瓶颈,使氢能得以成为理想的储能介质,助力消纳大量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自身的供热、工业、交通等领域的供能,还能使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真正实现能源外销,创造经济产值。

关乎能源安全的储能介质

通过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造的氢气被称为绿氢,不仅燃烧产物绝对清洁,其生产过程也完全没有碳排放,氢能被视为“21世纪终极能源”。对于构建低碳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来说,氢能更大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储能介质。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的间歇性特点,导致其不能长时间持续、稳定地输出电能。受制于电网消纳能力,经常会出现“弃能”现象。近几年,随着极端天气的日益频繁出现,让人们对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储能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持续、稳定的电能输出,提高电网接纳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氢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能源,可以通过电解水获得,氢作为储能介质具有能量密度高、补能速度快、低温适应好等优势,非常适合长时间储能,从而解决风能、光伏发电所遇到的时段、季度、地域不平衡等问题,实现传统电网无法实现的大规模、跨季节、跨时段、跨地域的储能,将成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利器。

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氢能不仅适用于大规模储能和长周期能量调节,还可以在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削峰填谷等多类型能源互联、搭建微电网等方面实现能源资源的灵活利用。

氢能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期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愿景下,我国氢气年需求量预期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到2050年,氢气年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

 随着我国“双碳”政策的逐渐落地,“绿电绿证”、“谷电制氢”等政策的推出,配合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技术的逐渐进步,可有效解决制氢成本高和绿色生产的问题。

西电东输、南水北调,多少个浩大的工程都只是为了实现资源、能源的分配调用。氢能上游来源是可再生能源,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风光发电潜力巨大,足以支撑我国氢能产业发展。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成本之外,氢气的储存、运输同样也要占据很大一部分成本。以光伏发电制氢、20MPa高压管束车方式运氢的主流方式来计算,氢能从源头到应用的使用成本将高达五六十元每千克,这将近氢能大规模商用的经济性临界点价格的两倍,因此氢能供暖还不足以成为现实。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氢能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氢能供暖也逐渐成为可能。占据氢能成本大头的氢能储运,看似固若金汤,但也已被中氢源安攻破。

中氢源安有机液储运氢技术,通过质量储氢密度达5.5%,体积储氢密度达55kg/m,实现了氢能储运的非危化品属性,安全高效。同时,有机液在储氢、储运、放氢过程中损耗极低,可循环使用,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

随着氢能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双碳“政策”的逐渐落地,氢能供暖或在不远的将来走进千家万户,氢能也有望迎来爆发期。中氢源安以创新氢能安全储运的方式探寻氢能供暖模式,促使能源供应端有效融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驱动下,中氢源安凭借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力争在新一轮能源转化过程中突出重围;亦细嗅蔷薇,关注万民生计,以技术创新立身,大幅降低能源价格,促进能源变革和经济转型,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