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
其中提出,要鼓励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光储充放”一体站等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鼓励地方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
“当下不投氢能,就像5年前不投锂电。”这是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2022年被广泛传播的金句。“双碳”目标背景下,绿氢的发展前景愈发清晰。国际能源署预估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将达到5.28亿吨,市场需求巨大。
氢能为何受到青睐?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了解到,氢兼具工业属性与能源属性的多面手角色,尤其是作为二次能源,拥有高能量密度、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特点。
2022年3月,作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的《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出台,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政策导向下,尚处于爆发前夜的氢能,普遍被认为有望在2025年左右迎来规模化发展拐点:
一、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氢能实现减碳100—200万吨;
二、到2030年,计划我国形成完整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
三、到2035年,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终端消费占比显著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36个省级市级地方出台政策发展氢能,年经济产值规划超过10万亿。2022年,广东氢能相关存续企业达到397家,领跑全国。江苏、山东、北京、上海、河北、浙江企业数量超百家,湖北、河南各有98家、92家,四川89家,与广东一同构成前十阵营。
portant; float: none;">(环境生态网)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