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匡扶社稷”而生!韩大匡院士告别仪式明日举行

   2023-10-27 石油圈

136

核心提示:10月27日上午8点,韩大匡院士告别仪式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的领

10月27日上午8点,韩大匡院士告别仪式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院士、专家和同事,家人、亲戚、学生,以及石油行业相关单位、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将前往告别仪式现场送别韩大匡院士。

韩大匡院士于1932年出生于上海。当时,正值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第二年,其父亲故为他取名“大匡”,意思是“国”有残缺,有望他毋忘国耻、匡扶社稷之意。

以下为韩大匡院士生平介绍,以此深切悼念韩大匡院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韩大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23日3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韩大匡院士1932年11月26日出生于上海,195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采矿系。参加了川中石油会战、大庆石油会战,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任教和从事科学研究71年,曾任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兼油田开发组组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大匡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是新中国油气田开发事业全过程的亲历者和贡献者,对我国的油气田开发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了许多原创性、颠覆性的理论与技术,被誉为“中国油田开发的开拓者”。

韩大匡院士是我国油气田开发领域油藏数值模拟、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奠基人、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聚丙烯酰胺是最有效的聚合物驱油剂,并在新疆油田进行了我国首次先导试验。1987年至1991年组织了全国性三次采油潜力分析评价,制定了发展三次采油技术的战略方针,为化学驱技术成为我国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奠定了基础。“七五”期间主持研究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制了符合我国4种主要油藏类型的多功能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系统,为我国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韩大匡院士承担《国内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等研究,提出了“老油田开采技术方针的战略调整”和“我国注水开发油田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我国油田开发的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倡导与推动了开发地震、新型可动凝胶、分散微凝胶调驱技术在我国高含水油田的规模化应用;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理念、对策和技术路线,指导和推进了中国石油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工程的实施,为高含水油田深度精细效益开发做出积极贡献。在耄耋之年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国家工信部和中国石油多项油气勘探开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战略、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重大科技攻关,推动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我国油气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为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韩大匡院士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6部、译著1部。1991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011年获国际能源界著名奖项埃尼奖提名。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余人。

韩大匡院士心系国家能源安全和我国油气行业自立自强原创性科学技术发展,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德博识明师慧智桃满园、匡扶社稷石油情愫沥一生”,韩大匡院士为石油工业拼搏奉献七十余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学术思想和精神财富,是我国石油科技殿堂熠熠生辉的瑰宝。

先生之风,高山仰止;先生之逝,海天同悲!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