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在雄安会展中心开幕。论坛以“聚焦绿色新能源,推动交通电动化”为主题,为期3天,由1场主论坛、3场专题活动、9场主题论坛组成。国内外院士、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界、国际组织等近千名代表,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的交叉融合为方向,展开讨论与交流。
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是其中重要一环。中国电科院荣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表示,当下,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六大特征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灵活性、韧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新的挑战,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各类储能技术、实现源端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等关键举措予以应对。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制氢过程一直依赖于淡水资源,给规模化应用带来了诸多限制和挑战。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认为,未来海水制氢是必然趋势,应转变研究思路,从物理力学、化学扩散视角,把海水中的复杂影响隔绝,在海水制氢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由此为规模化制氢提供新的路径。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在库也认为,氢是能源的载体,是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建立“制储运用”稳定的绿氢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以要大力发展氢经济、氢产业、氢能科技,特别是规模化制备,这四大方面的关键核心科技是基础。”谢在库说。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高比能、高安全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长期致力于动力电池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电池的安全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是电池热失控的过程。
为此,欧阳明高团队建立了相应的电池安全技术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主动安全应对各种诱因,开发产品为智能电池;本征安全主要是提高电池本身材料的热稳定性,防止热失控的发生,并打造全固态电池;被动安全与安全电池,包括蔓延过程、防控设计和系统开发。
“被动安全做到了安全电池,为我们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提供新方法。我们从主动安全正在开发下一代智能电池,安全电池已经全部产业化。要产业化的就是智能安全电池,是将安全技术、智能技术全部结合起来产业化,应该在2025年。我们的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到2030年之间规模产业化。”欧阳明高说。
为实现双碳目标,汽车作为交通出行的重要载体,其电驱动化发展和能源供给的清洁化是必然要求。“虽然我国在电机领域取得很大进展,但与国外顶级的电极系统相比,我国该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蔡蔚认为,低重稀土永磁电机是主流,扁线油冷是趋势;传动系统中减速器是主流,高速减速器/变速器是趋势,绕组重构也是可选的;电驱动总成,三合一是主流,多合一是趋势;系统电压,400V是主流,800V或者更高的电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冷却系统,间接水冷是主流,直接油冷或者混合的油水冷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与电动汽车技术相比,电动航空有很大不同,其技术方向需要与航空场景进行紧密适配。清华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扬军认为,涡电动力系统将传统的涡轴、涡桨、涡扇动力与电动化统一起来,是中高速无人机和中重型飞行汽车等新一代装备的主导动力,也是航空新能源动力的创新发展方向。“涡电动力的理论基础是涡电动力气动热力学,重点是高功率密度和高效化发展。 ”张扬军说。
为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发展绿色交通。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Dan Sperling以气候政策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美国加州在全面电动化与燃料降碳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能源转型过程很简单,就两头。一个是源头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加,另外是以用户端分布式能源以及分布式储能等等用户端的响应。”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欧洲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严晋跃表示,能源系统涉及众多领域,未来的创新一定是一个交叉学科,不仅是工程领域,同时还有和其他学科交叉的、共同的创新。
据悉,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发起,eTransportation国际交通电动化期刊主办,旨在促进新能源与交通电动化产业创新发展。(记者 肖春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