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限采政策出台后,国内磷矿石价格普遍上涨,供不应求。图为一家企业的磷矿石正在装车待运。
一个多月前,磷资源大省湖北省政府发布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磷矿高磷铁矿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意见》主要有这样几层意思:从2011年起,除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外,暂停省级磷矿规划区内所有矿种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逐步重组和关闭生产能力在15万吨/年以下的磷矿企业,使磷矿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和大型重点磷化工企业集中;“十二五”期间,凡是由省级地勘基金或各级政府投资勘查探明的磷矿资源,一律列入省级磷矿资源储备;鼓励磷化工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推进现有磷化工产业升级。
以上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词:限采、整合。
也许让《意见》的制定者没想到,一个省的资源管理意见,居然在整个磷化工行业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盼望有限资源能用对地方
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湖北磷矿资源整合政策,对保护有限的磷资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
有利于资源可持续。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修学峰告诉CCIN记者,我国磷矿储量最大的是4个省,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此外,湖南有一些,河北与内蒙古交界处也有一些。这些是磷矿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现在湖北对矿业资源的开采进行规范,这与磷肥行业的整合步伐是一致的,因为现在磷肥行业也在兼并、重组、联合。
湖北仙粼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中军表示,湖北的小矿山比较多,且湖北的磷矿以中低品位为主,低品位的比较多。目前的情况是,当地的富矿基本已被开采了,一些贫矿的分布不是很均匀,不适用于集中开采,小矿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因为有些小矿是私人开的,在安全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政府要关闭产能15万吨/年以下的小矿是应该的。矿山是资源性产品,将来肯定越来越少,从安全角度加强管理,关闭小矿是一个趋势。
“关闭15万吨/年以下的矿山,有利于磷矿管理升级。淘汰小的矿山企业,可以把规模大、可深加工的磷矿资源配置给大型磷化工企业,充分发挥磷资源的附加值。”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有利于安全环保开采。
贵州开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俊生认为,目前很多小磷矿都是民间的个体户开发,他们采矿是“吃包子掏心”,在地下挖个洞就把磷资源给掏出来了。但是,这样把整个资源结构给破坏了,没办法再进行机械化开采,资源就大量被留在地下,无法再使用。本来一个很好的矿藏,如果东一个洞、西一个洞打下去,60%的资源被扔掉了,只能挖到40%,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这样易引起生态破坏,形成次生灾害。“因此,我觉得这个政策很好,有点像山西煤矿整顿,能把小矿整合成大矿。这次整合,很明显的潜台词一是不要办小矿,安全不能保障;二是要把磷矿资源交给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支撑的企业,让国家资源有保障。”周俊生说。
周俊生还表示,该政策并不存在地方保护嫌疑。因为从整个文件来看,第一,资源并非不出省;第二,要把资源严肃地管起来,也是防止伴生的、有价值的资源(如稀土、碘等)被浪费;第三,整合的目的是保护矿山资源,然后把过去因为不规范发放的采矿权、探矿权收回来,整合到有能力的企业中去,可以实现合理开采和科学评估,保护生态。
有利于磷化工产业调整。
一位磷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湖北重组和关闭生产能力在15万吨/年以下的磷矿企业,对避免“采富弃贫”,实现磷资源可持续性开采很有必要。这对国内磷化工行业的长远发展是利好,也有益于企业自身实现良性循环。
四川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控副总裁彭威洋告诉CCIN记者,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化工行业一些大宗产品产能已经过剩,尤其是磷化工产品,从“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看,有些行业的新建项目已被列入限制发展范畴,说明这些行业的新建项目应该有所降温,要保持现有规模,把行业做强。基于这一思路,湖北决定限制源头的开采规模和数量,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担心欺负小矿搞地方保护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该政策的动机是为了保护资源,但单纯从规模上限制企业可能不大合适。
修学峰分析,现在大型磷化工企业的采购都是自己在做,他们都是跟大矿搞对接,因为需求量比较大,原料必须要保证生产,小矿没法满足他们生产的需要。因此,他们一般不会跟多个小矿签订合同,这样也不经济。所以整合政策对大型磷肥及磷化工企业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小企业就不好说了。
“从规模上限制是一个办法。但是从我们行业和其他行业看,都有这种情况,那就是规模小不代表不经济。当然了,规模越大,自身的实力肯定越强,他就有资金实力去增加安全环保设施的投入,小企业可能没这个实力。但单纯从规模上限制不一定合适,可能还应该有一些附加条件。”修学峰认为。她表示,如果某个小矿因为环保不达标,或安全生产不达标被关停,还能说得过去,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单纯因为规模达不到某个标准,就限制开采或关停,这个从道理上说不过去,企业可能会不服气。
修学峰告诉CCIN记者,湖北磷矿的特点是,品位低一些,杂质含量高一些,但运输条件比云南和贵州要好。当地政府这次的做法,对包括本省在内的一些没有资源配置的磷肥生产企业会有影响,因为买不到矿了。这就跟小煤矿整顿一样。但能有多大权限,能执行到什么程度都很难讲。“因为对有的地区来说,15万吨/年以下的磷矿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些偏远地区来说,这样一个矿可能就是他们当地的经济支柱了。非要把它关了,怎么关?当地政府可能都不愿意关。要是关停这些磷矿,就应该有一些配套的措施。比如关了之后人怎么办,剩下的没有开采的矿产资源怎么办,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不应该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就了事。
一位无资源省份的磷化工企业负责人考虑得更深。他表示,今年以来,每吨磷矿已涨价300元,但质量却在下降。他们赞成政府必要的引导,但过度干涉市场有弊而无益。“我们无磷省份化工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地方限制磷矿出省出市,搞所谓的就地深加工。众所周知,我国磷矿仅限于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少数省份,且位于大江大河上游。只在有磷省份搞磷加工,不但会违背市场基本规则,也不利于当地环境保护。此外,国家‘七五’、‘八五’期间在全国各地投巨资建设的化工企业又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磷矿采购压力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企业头顶,长远发展受到了巨大制约。所以无磷的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的化工企业,最大的愿望就是磷矿资源共享,价格市场化,大家在相对平等的平台上,进行公开竞争。”这位负责人如是说。
涨价及连锁影响已经显现
据CCIN记者了解,虽然湖北的《意见》出台仅一个多月,后续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了。
首先就是湖北磷矿石价格上涨。
磷肥企业江苏中东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沈建坤告诉CCIN记者:“我们在湖北采购原料时,供货情况还可以,就是价格上涨了,导致我们的成本上升。未来磷矿石的价格可能还要上涨,湖北磷矿限采对我们的原料采购很不利。现在为了采购原料,我们只能多方找门路。据我所知,湖北磷矿限采措施对长江下游没有磷矿资源的磷化工企业的原料采购都很不利。”
李中军也表示,因为这次整合政策,上游的原料供应少了,又有那么多的下游企业要货,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了,推高了磷矿石价格。目前限采效果已完全显现出来了,本地企业相对要好一点,但原料价格的影响还是有的。因为湖北的限采措施,最近磷矿石价格水涨船高,9月初湖北本地磷矿石价格在以前调高了30元/吨的基础上,涨幅又达到了80元/吨,出井价格已达500多元/吨。物以稀为贵,现在是立竿见影。
湖北祥云集团公司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受政策影响,他们的磷矿石原料价格最近就上涨了50~80元/吨。
由于湖北磷矿涨价,一些磷化工企业开始另觅出路。
因为湖北对磷矿资源进行整合,导致供应量减少,很多磷化工企业转去云南、贵州等地找原料。湖北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CCIN记者,湖北的限采政策对企业原料采购产生了影响。目前他们只有从云南、贵州和四川采购原料了。四川一家磷化工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据他了解,最近湖北一些企业都到云南、贵州采购磷矿石了。成都有家磷化工企业在湖北有磷肥厂,却反而到贵州采购;江苏中东集团也在湖北有厂,因为要扩大产能,湖北又僧多粥少,同样到外省采购了。
但是,另觅出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云南、贵州等地的磷矿石价格开始跟涨,或者对产品进行限量供应。
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原料采购的副总经理告诉CCIN记者,作为磷复肥生产企业,湖北磷矿限采措施对企业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有间接影响,那就是造成市场上磷矿石货源紧张,对磷复肥原料价格形成拉动。“我们现在主要从贵州开磷拿矿。因湖北采取限采措施,9月1日湖北矿石涨价,每吨上涨了50元。这导致安徽、江苏的一些磷复肥企业到云南、贵州去买矿,即转移购买。目前云磷、开磷、昆铁三个大型磷矿企业的磷矿石价格还没有上涨,但因买的人多了,他们已经开始限量发矿,对我们贵化每天能保证20个车皮,只能保证基本的供应量,但这就已经是照顾老客户的面子了。所以,目前我们想多储备一些磷矿石都不行,因为车皮提不到,昆铁公司外运的车皮也很紧张,出货困难。另外,云南、贵州的一些中小型磷矿企业正在计划涨价,因为湖北的磷矿石价格涨了, 他们有些是民营股份制的企业,不提价没办法向股东交代。预计这些地区的磷矿价格会跟市而涨。”
企业不应再扩产而应及早转型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磷矿资源毕竟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今后会越来越稀缺。相关磷化工企业应该早做准备,注意转型。
据修学峰介绍,原来各产磷大省对出省的磷矿并没有限制,但近年来各省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云南对出省磷矿的数量是有一些限制的,并已实施了好几年。因为云南省本身的加工能力就很大,多余的磷矿不多,所以往外运的就很少。因此,现在在没有资源的地区建的磷肥厂经常会出现磷矿供应紧张或价格较高的情况。她认为,现在国内磷肥产能已经很大了,从长久来看,没有资源的企业,包括没有磷资源和硫资源的企业都很难生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现在,没有磷资源的地区已经不允许再建新的磷铵装置了,这些企业肯定就要考虑转型,做其他产品,并要早做打算,不能等到无米下炊时再着急。
彭威洋也表示,如果外购磷矿石原料的话,每生产1吨磷铵的成本就要增加数百元,运输费用就把利润抵减了,最后连当搬运工的钱都挣不够。因此,受政策影响的磷化工企业不应再继续扩大产能,而是要把现有的产品做好做精。
还有业内人士告诉CCIN记者,最近中国化学矿业协会公布了《化工矿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磷矿资源地位提高到空前水平。规划提出,未来5年要建立磷矿产地资源储备机制,并提高磷矿开采准入门槛。湖北的政策,就是磷矿整合的先行措施,对此相关化工企业应及时反应,尽早转型。
由于磷资源越来越稀缺,不少企业开始走高端路线。图为一家企业的精细磷化工项目控制室。(图片由CF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