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化企艰难的自主研发之路

   2011-10-28 中国化工报吕海波

143

 

 

 
 因为董事长是搞技术出身,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非常重视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图为该公司与温州工学院签订合建染料及中间体中试基地禾本试验中心的仪式现场。(刘源 摄)

    
    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民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一个多月以来,中小民营企业研发环境能否改善一直是业内热议的焦点。石化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意见》的发布,似乎给业内依靠技术闯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带来了福音。但记者近日调查后发现,在目前的环境中,中小民营化企自主研发的路子还很难走。
  
  
  技术基本靠“偷”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化工行业中小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这些企业自建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开发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静敏介绍,到2010年底国内石油和化工企业接近4万家。按照国家最新的划型标准,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按照这个标准, 4万家企业里中小微型企业占到99%以上。


  据了解,目前民营化企中,具有自主研发中心的主要集中在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的大企业。“民营大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积极性比较高,像江阴澄星集团、浙江华峰集团、浙江龙盛集团、山东东岳集团等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有些还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辽宁奥克集团等企业也在积极申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企业在资金上相对宽裕,可以开展长期及战略性技术研发工作,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目前主要还是生存、发展问题,在技术研发方面相对较弱。”


  王静敏分析说:“有些中小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部门,也有开展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但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能力不足。研发的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见效慢等特点形成了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建立的瓶颈。”


  “建立研发中心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搞自主研发的状况。”据王静敏介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企业的技术科,研发中心是指主要从事前瞻性和战略性技术创新的部门或机构,大部分技术在当下还处于实验室或小试阶段,短期内无法实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为自主研发力量不足,目前中小企业解决自己技术问题的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通过与行业协会、一些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寻找获得技术;二是引进国内外的技术;三是使用别人已经市场化的成熟技术。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只有到了一定的规模,人员、管理、市场基本稳定后,才有开展自主研发的基础和能力。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告诉记者,搞研发一要人才,二要资金,这两点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讲都有困难。以农药企业为例。农药企业一般建在远离市区的偏远地区,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愿去;同时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决定了一年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研发投入对他们来说困难很大。“目前国内重视研发,具有自己研发中心的民营企业多数是老总就是搞技术出身,一方面重视研发,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自己的关系组建一个研发团队,比如浙江禾本农药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仲武创办禾本公司之前已经在温州工科院化工研究室工作了 30多年。”罗海章说。


  一位行业专家告诉CCIN记者,除了极少量老总带头搞研发之外,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都是靠“偷”完成原始技术积累的。“所谓‘偷’,就是从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高薪挖人才,挖来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该专家说。
  
 

 

 

  
濮阳市佳华化工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民营精细化工企业。该公司依靠科技进步,走深加工、精加工的路子,多次被评为濮阳市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图为该公司外景。(张辉 摄)


  难有雪中送炭
  
  
  有了人才,有了资金,甚至有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中小民营化企搞研发就顺风顺水吗?CCIN记者的调查结果是否定的。如果说人才和资金是中小民营化企搞科研的硬件,那么政策导向就是软件。而恰恰是这个软件,中小民营化企基本上是享受不到的。


  记者专门采访了业内几家靠自主研发闯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


  “我们的每个产品都是从小试、中试、放大、试生产一步步开发出来的,这在国内中小民企中很难找到第二家。”作为深圳市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2年成立的深圳市飞扬实业有限公司已经在自主研发中摸索了近20年。该公司董事长肖增辉认为他们在研发上的专注度在中小民企中已经做到了极致,“在研发队伍上,我们400人的企业,除了常规技术人员外的专业研发人员已在50人以上;在软硬件投入上,我们有3个研发中心,1个英文网站;在投入比例上,如果把中试车间、研发中心建设等全部算上,我们每年的研发费用能占到销售额的15%以上;在研发成果上,我们的碳酸混合酯DXC,二醇型二酯溶剂EGDA和EGMA,锂电池用碳酸二乙酯DEC等10多个精细化工产品的自主开发和生产均为国内第一家,我们的聚天门冬氨酸酯可以和拜耳、巴斯夫分庭抗礼。”肖增辉说。


  但就是这样一个凭其研发实力在2009年和2010年曾两度进入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200强名单的科技型企业,在建立研发中心时却因政策要求面临着两难。


  “现在的一些政策显然不是为我们中小民企搞研发提供支持的。”肖增辉接受记者采访时忿忿地说。据了解,飞扬公司的生产工厂建在珠海,但出于吸引科研人员的考虑,他们把研发总部建在了更具人才优势的深圳。但是当肖增辉通过珠海的工厂向当地政府申请将研发总部列为省级研发中心时,当地政府却告知:按照政策要求必须在珠海再建一个研发中心才有资格申请。


  “这种非同城研发中心不被认可的政策太不合理!科技型中小民企本来就缺资金,恨不得抠出每分钱搞研发。我们到2010年营业收入才4亿元,而建深圳的研发总部前后已投了7000多万元,申请省级研发中心就是为了得到政府的研发资金支持。现在是建到珠海招不到人才,建在深圳又不被认可,真是两难!”肖增辉无奈地说。


  江苏鼎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毕华已经在乳化柴油项目上苦心研发了10多年。该课题2005年已获得国家科技部火炬项目立项。根据目前的使用测试和专家鉴定,周毕华研制的乳化柴油不仅使公交车节油20%以上,而且能让尾气排放为国II标准的黄标车达到欧V排放标准,实现减排约90%。但是这一已经完成的研发成果在申请政府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上却屡屡受挫。


  “政策支持很难惠及我们中小民企。”周毕华告诉记者,江苏省每年都拿出几十亿元的专项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扶持企业研发成果的转化,每个项目支持力度在1000万~2000万元。但能否拿到这笔资金前提是一个企业是否实现了大量产值和利税。结果是迫切需要资金来启动项目的中小民企只能看着资金流向那些年利税上千万、过亿元的大企业。


  研发成熟的成果尚且如此,处于研发过程中的项目更不能奢求政策支持。“研发最缺资金的阶段是课题研发的中前期,但想在这一阶段拿到政策支持资金基本不可能,只有成果已明朗,并且知识产权、检测报告等都具备甚至实现产业化后,才可能拿到支持资金。我还没听说过哪个中小民企在研发阶段申请到支持资金的。”周毕华说。


  肖增辉也有同感。“政府对中小民企的研发支持不会在你提出有价值方案时就介入,而是等你把所有研发都做成了才会锦上添花。我们现在生产的20多个产品,没有一个在项目研发阶段得到支持。”


  “要真正为中小民企搞研发雪中送炭,国家在支持政策上应作出调整。”王静敏认为,中小民企研发人员的技术敏感性是很强的。企业拿出一个新技术方案时,有关部门在组织专家对其前景和行业价值进行细致评审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如果的确是值得支持的,国家应予资金扶助。“如果在企业拿出成果甚至实现产业化后才去支持,可能会让很多有价值的课题中途夭折。”王静敏说。

  
  卡在地位不公
  
  
  为何在国家反复倡导创新的大环境下,中小民企在研发上却很难获得实际支持?受访企业和专家分析了其中原因。


  “政策资金频频流向利税大户的现象与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密切相关。钱给那些已经成型的大企业可以在短期内见到产值增长,而中小企业的成果要转化为地方GDP还需要时间。”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分析说。


  “大多数地方政府部门不懂技术,只看产值,这对我们有技术没产值的中小民企来讲显然是不公平的。”肖增辉告诉CCIN记者,这次发布的《意见》中提到要“探索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中小企业搞研发。他希望类似的专项资金通过行业协会的渠道来支持企业,给企业提供专业化指导。让懂技术的行业协会来决策是否给予支持,才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互动创新机制。


  也有企业认为,应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协会在研发技术和项目认定中的话语权。目前国家对研发项目的拨款不走行业协会的渠道,只走地方政府的渠道,这对发现和鼓励技术创新很不利。因为化工行业的研发课题专业性很强,地方政府部门在专业知识上存在局限性,无法客观判断该课题在整个行业发展中的价值,很多中小民企的好项目都因此搁浅了。


  而如此浅显而合理的建议,为什么却得不到落实呢?


  “关键是国有银行在骨子上是不支持中小民企的。他们认为贷款给国企或地方企业,即使赔了也是国家政府的,而贷给中小民企,如果赔了就是国家资产流失。要改变中小民企的研发环境,关键还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小民企的地位问题。”周毕华说。


  这位民企创业者或许说到了问题的实质——政策制定者从观念上就没有把中小民营企业当成研发的依靠力量,更没有当成研发主力,这就导致政策不会向中小民营企业倾斜,人才和资金自然也不会流向中小民营企业。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不是难以克服。李真真表示,国外在解决中小企业研发的问题上有风险投资,比如印度很多小银行就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但是我国的市场环境、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国内风险投资发展很不成熟。如果我们真正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那么融资环境也必然会跟着改变。到那时,中小民企的研发资金就不会只是仅靠政府支持这一条路,民间风投资金进入中小民企研发环节,能量会是不可估的。

 

 


虽然个别中小民营企业也建立了研发中心,但大部分企业的研发平台建设仍落后。图为一家民营化企技术员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做化验。(葛斌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