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出口止跌回升

   2024-03-12 中国石油石化

210

核心提示:2023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为4191万吨,同比增加21.8%,是连续三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成品油出口是平衡国内供需、化解产能过剩的

2023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为4191万吨,同比增加21.8%,是连续三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成品油出口是平衡国内供需、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方式,也是反映中国石油行业规律变化的风向标。我国2023年成品油出口规模止跌回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供需角度看,2023年,国内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各项商业活动恢复,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成品油市场需求。全年消费量为3.66亿吨,同比增速达到12.2%。2011年以来,增速首次回升至10%以上。同时,独立炼厂盛虹石化和广东石化全面投产。国内总炼油能力增加至9.2亿吨/年,成品油产量达到4.1亿吨,同比增长13.9%。产量增速高于消费增速,产需差达到4000万吨以上。为了平衡国内资源产需,从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及石油企业的主观意愿角度考虑,有保持相当规模成品油出口量的必要性。

从品种角度看,全球经济活动逐渐恢复,航空客运热度不断攀升,尤其是执飞国际航线的外航加油量大幅增加,拉动了中国航空煤油出口量显著上升。2023年,航空煤油占成品油出口总规模的37.8%,同比增长45.4%,首次超过了柴油成为最大的出口品种。

从政策角度看,目前国家出口配额和税收政策利好成品油出口业务。2023年,成品油出口配额下发3999万吨,同比增长7.4%。主要原因是,伴随近年来原油进口权与使用权放开,除了四桶油以外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的能力。例如,2020年,浙石化、中国兵器集团两家经营主体开始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合计达到105万吨;2021—2023年,配额进一步提高到320万吨、363万吨和402万吨,总体呈现增加趋势。通过引入更多的经营主体尤其是非国有炼厂开展出口业务,既有利于缓解国内成品油资源过剩矛盾,又能够更好地营造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使得成品油出口贸易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

近些年,出口税收政策增强了成品油出口资源的竞争力及企业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对于成品油的一般贸易出口方式、加工贸易方式均免征消费税和增值税。相较于加工贸易出口,一般贸易出口方式更灵活。我国成品油出口方式逐渐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出口退税、消费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国内成品油以脱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将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国际市场份额。

从效益角度看,2023年,我国汽柴油出口效益均达到近年来较高水平。国内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导致成品油到位价与国际原油价差、亚太地区汽油价差基本保持平稳。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冲击国内汽油需求,造成了国内汽油资源出口较在国内进行市场化销售具备利润空间。此外,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欧洲柴油市场供应紧张,进口需求增加,导致柴油价格持续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欧洲能源市场的紧张局势。新加坡柴油裂解利润表现强劲,为中国柴油对新加坡市场出口套利创造了机会。

未来两年,国内将新增炼油能力5000万吨,成品油需求总量接近峰值平台期,资源仍有过剩压力。全球经济调整接近尾声,航空煤油需求进一步恢复。但是,我国成品油出口政策导向不会做出太大调整,未来出口配额增加可能性较低。地缘政治动荡将为油价提供支撑,成品油出口仍然有较好的效益预期。预计未来两年,成品油出口量保持在4000万吨/年的相对较高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