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
广东省公布首批首席技师名单
陈可营位列其中
成为湛江市首位获得“首席技师”称号的
技能领军人才
陈可营是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
有限湛江分公司文昌油田群作业公司
主任工程师
作为荣誉等身的“大国工匠”
陈可营如家乡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石一般
质朴浑厚、沉着稳健
2009年,陈可营来到崖城南山终端。短短两年,他就从一个毛头小伙蜕变成中国海油技能大赛金奖得主,成为海洋油气开采领域技术技能复合型领军人才。
2012 年,陈可营加入涠洲12-8W/6-12油田生产准备组。试生产日期临近,项目按时投产却遇到了困难。
陈可营思索再三,认为要想找到影响投产的关键问题,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查线”:沿着每一条管线从头到尾查问题,大到一台设备,小到一个阀门、一颗螺栓,逐一摸排。
由于频繁攀爬笼梯,陈可营平均五天磨破一套工衣,手上更是结出一层厚茧。随着遗留问题见底清零,油田顺利投产。生产监督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现在你是最了解这个平台的人,没有之一!”
这些年,陈可营先后参与9个海上装置的建造投产和多个“国内首次、行业领先”的项目建设,填补了我国在内转塔式单点操作领域的空白。“苦干实干才能增长才干”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靠着这种实干精神,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41项荣誉。
北部湾气候多变,面对海上平台频繁受台风袭扰影响产量的情况,陈可营提出进行台风遥控生产改造。
这项改造涉及专业繁杂,又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起初,大家认为仅靠一线力量,不可能完成改造。“挑战往往和机遇并存,作为一线技能人员,只有敢想敢拼,才能创新创效!”陈可营同“不可能”较上真。
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可行性分析,查找国内外相关案例资料,尝试从技术到管理全方位自主构建遥控生产模式体系。经过无数次讨论,遥控生产模式逐渐清晰,技术路线越发明朗。
在改造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地面安全阀远程控制,满足油井安全关断需要成为技术推进的“拦路虎”。陈可营带领团队大胆创新,以单井为试点,设计4种供气模式,对液压管路及控制逻辑升级改造,实现地面安全阀远程开关的技术突破。
“越是感觉吃力,越说明我们在走上坡路。”在攻克陆海通信链路通断检测技术难题中,陈可营一边安慰队员,一边组织大家重理思路、交流碰撞,成功破解陆海通信链路通断的检测难题。
去年7月,台风“泰利”过境,陆地遥控生产值班人员对海上暴风雨引发的故障报警一一确认、复位,综合研判现场生产工况,进一步检验了文昌油田群轻质系统台风遥控生产的可靠性,为“智能防台”模式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整齐的设备、精密的仪器、不断变动的数值……近日,陈可营走进“海洋油气开采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三尺讲台上倾囊相授,用一个个仿真演练场景,为学员们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
工作室室内面积 1000 平方米,拥有海洋油气开采行业仅有的两套海上油气处理仿真模拟系统之一,配备海洋石油仿真工艺、仪表校验室、动力教学室和中央控制室等必备教学装备。
“比赛内容均源于日常工作,比的不是谁会操作,而是谁操作更规范、专业和高效。”已是深夜,仿真平台里仍然闪烁着微弱的灯光,陈可营同参赛选手一起,一边实操,一边传授大赛心得。这是去年中国海油第十二届职业技能竞赛前的一幕。
“药剂调配的时候,我总是超时,该怎么优化?”“油水界面如何调整才能达到最优?”面对参赛选手抛出的一个个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
与以往带队参赛不同,这次,陈可营还是海洋油气操作工专业的裁判长、技术方案组组长,除了进行技能培训,他还要进行赛事筹备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
有人劝他,何必陪着一群年轻人辛苦备赛。陈可营笑着说:“我当年参加技能大赛的时候,非常渴望能有人指导我练习。如今,我在这些年轻人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渴望。我有余力,就不能让他们独行。”
工作室成立以来,陈可营累计开展授课6500 余小时,培训对象覆盖“老中青”员工 5000 余人次,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 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40余人。
此外,他还深度参与中国海油技能鉴定课程体系开发及题库建设,累计编写各类培训教材 15 万余字。陈可营工作室先后获广东省、集团公司授牌,并于去年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