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顺应市场 发展自主产权的储能技术

   2013-05-31 国家电网

41

核心提示:记者:发展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接入分布式能源,实现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础,您认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有哪些?陈立泉:储能

记者:发展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接入分布式能源,实现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础,您认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陈立泉:储能技术种类很多,包括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各种先进电池如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储能等。随着电动汽车在国际上得到广泛重视,综合性能较好的锂电池储能发展也被界业看好,且技术发展迅速,其技术性价比也优于其他化学类储能电池。

在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方面,我们应该紧跟市场需求,市场要求储能电池应该具有经济性、大容量、效率高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这些因素也是储能电池的研发与技术发展方向。

记者:锂离子电池产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陈立泉:在我国,实现锂离子电池产业化有三大基础。一是我国锂存量丰富,世界上有一半的锂储存在我国,尤其是在青海、西藏等地。二是我国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厂家多,数量达到近千家,这意味着锂离子电池研究在我国有相当的研发与生产投入。三是市场需求大,促进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能源入网以及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都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市场与技术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化还处在比较分散的状态。因为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市场需求影响,许多企业都在向这个产业投入,都以为这个产业能赚大钱,以至整个产业的生产厂家达到上千家。但实际上,整体企业技术水平都比较低,技术力量还比较弱,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后续技术跟不上。日本公司虽然企业不多,规模也不大,但他们仍然维持了几百人的研发队伍,在研发后续技术,确保企业的生产技术有一定的水平。中国公司最好的企业研发人员也只有一百人左右,处于世界中游水平。我们现在研究单位不少,包括大学、研究所都想做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但创新的不多,都是跟着别人走。所以,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培养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来发展自己的技术,同时,把产学研用结合起来,将电池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很好地解决,最终实现技术的自主原始创新。

中国锂离子电池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各层面对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的重视、政府和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以及正确的国家战略引导。

记者:在锂电池产业化过程中,电网企业如何参与,有哪些市场机遇?

陈立泉:我希望供电企业能够参与到锂电池的研究与发展中来,虽然一些社会人士对电网企业参与有一些担心,害怕电网企业参与会造成行业竞争,但我认为供电企业不必太过在意这些。因为电网企业参与到这个产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些好处,电力是由电网企业提供与分配的,电网企业可以掌握更好更科学地利用低谷电的方式。比如电动汽车,可以充分利用低谷电的时候对电池进行充电,这样,不会在电网的峰电时段争用电。用户只在用的时候采用换电池的方式就可以了,电网在调度方面也可以实现更好的调控。

记者:有专家认为,发展智能电网与促进分布式能源接入,需要各种储能技术的复合利用,因此我国要发展多种储能技术。

陈立泉:我国储能技术的发展时间还很短,各种储能技术的应用时间也不长。由于各种储能技术各有优缺点,在使用储能技术初期,各种储能技术还都不是很成熟,目前这个阶段,我们不可能把“宝”押在某一类或者某几类储能技术上,我们可以多发展一些技术参与,所以,多些技术发展与参与是有好处的。

经过一段时间试验与应用后,我们可以总结究竟哪种技术或者哪几种技术更适合我们的各种需要,再决定重点发展哪类技术。

记者:您认为电网在稳定性、充电模式等方面,应该做哪些前瞻性工作来满足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的需要?

陈立泉:我认为应该出台一些前瞻性政策,比如在电价方面应该有所变化。现在,电网峰谷差价拉得还不够宽,以至用户对谷价电的充分利用还没有更大的动力。如果峰谷电价差距拉得更宽的话,用户会更有积极性应用谷价电。这样,电网在调度调控方面,也更容易些。

在充电模式方面,我们希望电动汽车采用换电模式,或者充换结合。比如说,如果应急的,可以采用充电方式,但主要是以换电为主。这种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低谷电,对电网稳定有好处。

记者:响应清洁能源发展战略,肩负社会责任,您如何看待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建设所做的工作?

陈立泉:我们认为这是国网公司为社会做的一件好事。但我认为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的要求。记得去年,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天津的一个充电站时说过,“小电池,大产业”,充换电站建设在电动汽车发展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我看过一种为电动自行车投币充电的方式,将来,这种方式可以推广到在充电桩上充电,就是投币或者采取刷卡的方式,在应急的时候,方便用户给电动车充电。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