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电用蓄电池全球市场展望:2025年系统市场规模将达3174亿日元

核心提示:调查公司富士经济(东京都中央区)5月23日发布了蓄电系统采用的二次电池(蓄电池)的全球市场展望。调查的对象包括锂离子电池、Pb电

调查公司富士经济(东京都中央区)5月23日发布了蓄电系统采用的二次电池(蓄电池)的全球市场展望。

调查的对象包括锂离子电池、Pb电池(铅电池)、NaS电池(钠硫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池)和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以及双电层电容器(大容量电容器)。

蓄电系统用二次电池的全球市场(出处:富士经济)

随着可再生能源自家消费的扩大、电力系统改革的进展带来的新能源相关服务的活跃,以及随着可再生能源导入量的增加对系统稳定化等需求的高涨,预计这些二次电池的市场将扩大。

分用途来看,电力系统用蓄电系统市场规模最大。预计将从2015年的652亿日元,到2025年增至3174亿日元,市场规模扩大至4.9倍。

变电站和现有火力发电站等系统设备及发电业务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系统将并设蓄电池。

现在的市场主要以美国的辅助服务(频率稳定化控制服务)用途和全球各国的岛屿微电网用途等旨在实现系统稳定化的实证项目为中心。今后一段时间里,这些用途将继续引领市场。辅助服务方面,预计今后欧洲市场也将扩大。

在日本,目前实证试验采用的蓄电池占一多半。大多用于北海道、九州、冲绳及其他岛屿大量导入可再生能源时的系统稳定化用途及岛屿微电网用途。2016年以后,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进展,有利于辅助服务普及的环境将形成,需求有望扩大。

在与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系统并设用途,目前美国、欧洲和亚洲等率先在设置。2018年以后,很多地区将迎来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与现有电力成本相同或更低的“电网平价”,因此预计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系统将加速普及,并设的蓄电系统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从二次电池的类型来看,电力系统用蓄电系统多采用锂离子电池。系统稳定化等用途最初主要采用Pb电池和NaS电池,而现在锂离子电池成了主流。

今后,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价格进一步降低,预计以辅助服务用途为中心,需求将进一步扩大。NaS电池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将在要求4小时以上输出时间的用途上采用。Pb电池将以重视安全性和成本的用途,尤其是风力发电的输出稳定化用途为中心扩大导入。

住宅用途也将扩大至5倍

其他市场方面,预计住宅用蓄电系统用途的市场规模2025年将由2015年的478亿日元扩大至5倍的2407亿日元。

住宅用蓄电系统中,应急电源用途及利用深夜电力和光伏电力充电,在高电价时段使用的错峰需求不断增加。利用美国特斯拉汽车的“PowerWall”系统也有望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分地区来看,以前主要以北美、中南美及亚洲部分地区等系统基础设施不稳定地区的应急电源用途为主。近年来,随着补贴制度的完善等,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部分地区,在支持光伏发电电力自家消费的用途蓄电池的导入在增加。

今后,除了这些用途的导入扩大,运营商将住宅发电的电力集中用于需求响应(DR)和虚拟发电站(VPP)等服务的能源资源聚合用途也将推动需求的扩大。

日本在2013年实施的“定置用锂离子蓄电池导入支援业务费补贴”的推动下,市场在持续增长。

富士经济分析道,随着上述补贴的废止等,市场增长会有暂时停滞,但以光伏发电剩余电力收购制度开始逐步到期的2019年前后为契机,支援光伏发电电力自家消费用途的需求将增加。另外,随着ZEH(零能耗住宅)的普及,作为能源资源聚合用电源的用途将扩大,2020年以后,日本市场将大幅扩大。

此外,在非住宅用蓄电系统领域,预计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84亿日元增至1842亿日元,扩大至10倍。

在设于商业、公共及工业设施的蓄电系统领域,目前以日本、北美及中南美的需求为中心。日本利用相关基金,在应急电源用途推进了在学校和文化馆等公共设施中的设置。在北美和中南美,作为在电力需求高峰时要追加费用的需量电费措施,设置量在快速增加。

在手机等无线基站的备用电源市场,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359亿日元增至2131亿日元,增长56.8%。目前主要采用低价格的Pb电池,预计今后虽也存在一定的需求,但随着价格的降低及省空间化的优点,预计锂离子电池的采用将增加,Pb电池的需求将逐渐减少。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