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缘何是个事故多发年

   2011-12-23 中国化工报马守贵

164

 

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突发火灾,浓烟滚滚。 (蔡拥军 摄)


      年终岁尾,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盘点。盘点收获,盘点损失;盘点经验,盘点教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石油化工行业,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不得不盘点的恐怕要数这一年里发生的安全事故了。


  1月26日,湖北十堰一油漆厂仓库发生火灾。


  2月23日,江苏无锡全力化工发生起火爆炸事故。


  3月13日,河北威远生物化工爆炸。


  4月26日,贵州西南钛业发生四氯化钛泄漏事故。


  5月2日,浙江巨化集团锦纶厂环己酮装置起火。


  6月18日,江苏维凯科技烘箱爆炸,造成5死13伤;


  7月11日,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突发大火。


  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突发火灾。


  9月27日,上海巴斯夫硝酸装置发生泄漏。


  10月9日,大庆油田公司办公楼突发大火。


  11月19日,山东新泰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燃事故,造成15人死亡、4人受伤。 


  12月6日,山东柠檬化工厂大楼突起火灾。


  ……


  每月都有。


  爆炸、大火、伤亡、泄漏成为今年石油化工行业不光彩的关键词。化工行业缘何频繁发生安全事故?
  
  
  1年事故数超3年
  
  
  在经历了“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后,中国化工行业产值已稳居世界第一。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不是阻碍而是加速了行业的扩张。然而,“十一五”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却也埋下了安全隐患的种子,而且很快在“十二五”的头一年便结出了恶果。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统计,截至2011年12月20日,今年全国石化行业的安全事故,包括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事故已经超过了500起,而从2008年到2010年的3年时间内,这一数字约为300起。“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安全事故数量超过“十一五”末3年的总和,安全事故呈现急剧上升的严峻局面。


  回顾这一年的重大石化安全事故,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火灾多、伤亡大、污染重。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国有大型企业事故频发。


  7月11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机械密封件泄漏起火。几分钟后,浓烟四起,火苗腾空而起100多米高。虽然中海油自己的消防车10多分钟就赶到现场,但火势太大压不住,惠州、深圳、东莞、广州的消防车陆续驰援,加起来有60余辆。直到当天下午5∶30灭火行动才告结束。


  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因换热器泄漏引发火灾。大火燃烧了近6个小时,火灾导致约15米高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大部分报废。参与调查的人士表示,引发火灾的是其三层的换热器,换热器的法兰可能漏油了,在两次不大的闪爆后就着了。而仅仅1个多月后,还是这家公司,8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油品罐区1个可存储数千吨柴油的罐体突然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着火是因为连接2个罐体之间的管线爆裂所致。


  到了9月份,就先后有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信宜化工厂、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3起火灾发生。


  2011年人员伤亡最大的石化安全事故,恐怕要数山东联合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刚刚收购的山东新泰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的爆炸事故。11月19日下午2点左右,该公司三聚氰胺装置在停产后进行检修时发生爆燃,发生爆燃的装置为三聚氰胺装置的道生液冷凝器。当时公司正在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因此设备的突然爆燃导致较大规模人员伤亡。此次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4人受伤。


  “十一五”最后一年,大连石化输油管爆炸事故致使1500万吨原油倾入渤海湾,酿成了我国近年来最大的沿海环境灾难。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在接下来的“十二五”头一年,同样的环境灾难接踵而至。


  2011年6月4日,由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我国最大的海上油田蓬莱19-3油田发生了漏油事故。国家海洋局6月13日监测结果显示,油膜覆盖区域已经达到了158平方千米。到7月13日,康菲对外公布的溢油量已经达到1500桶。渤海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其后续影响虽然还没有确切定论,但沿海依靠海水养殖为生的百姓生计已经确确实实受到影响。与这起环境灾难相比,7月12日,位于渤海辽宁湾的中海油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因中控发生故障而发生的原油落海事故似乎不值一提了。
  

 

化工安全生产重在细节管理。图为鲁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随处可见的安全警示镜。 (本报记者 张育 摄)

  
  一味扩张埋下隐患
  
  
  超速翻车的事故在高速公路上屡见不鲜,而超速发展也成为今年重大化工安全事故的主要根源之一。新泰联合化工“11·19”事故便是一起典型的一味赶工期、超速酿成的惨剧。


  2010年2月2日,联合化工收购泰安市楼德化肥厂、泰安双丰化肥有限公司,成立了新泰联合化工有限公司。新泰联合化工于2010年4月起对原生产装置进行检修和技改。年产7万吨合成氨装置和年产10万吨尿素装置经过检修和技改,于2010年7月先后进入试生产状态。


  在对原工厂接收不到1年,联合化工随即于2010年11月5日发布公告,称新泰联合化工为了拉长其产品链条,拟投资建设3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这一项目建成并具备试车条件的时间计划为2011年第三季度。然而,短短不到半年时间,联合化工又于今年5月就发布公告宣称,“项目建设期间新泰联合化工合理调配建设进度,于2011年5月27日投料试生产并产出首批合格三聚氰胺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原本计划第三季度投产的生产线被提前了几个月,工期缩短了近一半。


  工期被提前了,但是相应的设备却并未完全跟上。据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在新泰市购买的设备在打压测试时就不合格,公司采购部门对此却熟视无睹,只想尽快把设备搬到公司,尽快装备完毕开始生产,以至于该设备从装备完毕起就不断出现故障,直至酿成大祸。此外,联合化工总部对公司保全部门的维修期限也是一再压缩。联合化工近几年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作为传统化工企业,联合化工盈利能力近几年一直处于滑落的状态,2008年净利润为1.47亿元,2009年下降为6484.62万元,下降幅度达127.19%。在收购了楼德化肥厂、泰安双丰化肥后,2010年净利润略有上升。联合化工之所以让该项目火急火燎地开车,正是对这个项目寄予很大的期望值。在联合化工今年的三季报中,有券商曾预测过该公司今年全年的净利润将会同比增长50%~80%,特别提出全资子公司新泰联合化工3万吨三聚氰胺工程竣工投产将会增加公司利润。


  但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


  同样,一直致力于海上石油开发的中海油在“十一五”实现了登陆的梦想,在广东惠州建成了其第一个大型炼化项目,年炼油能力为1200万吨,是目前国内单系列最大的炼油厂。而且惠州炼油厂的二期、三期扩产计划也已经制定,到2015年炼油能力将达到2200万吨,202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000万吨规模。从建设工艺和生产技术看,惠炼各项指标均居于行业前列。该炼厂有8套装置达到世界级规模,11套装置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专利技术。2010年11月,惠炼还一举夺得了第24届IPMA国际项目管理大会颁布的国际卓越项目管理最高奖——特大型项目类金奖。这个奖被称作国际项目管理的“奥斯卡奖”,惠炼项目是全世界首个得奖的炼油项目。而随着去年7月24日和今年7月11日2把火的腾起,中海油驾驭大型炼化装置的能力受到质疑。惠炼高层在事故发生后也不得不承认:“炼油是中海油进入的新领域、新行业,驾驭能力确实有些跟不上,很多东西都需要摸索。事故发生后,我们在认真查找原因,是设计不科学,建设质量不行,还是管理中有缺陷?事故教训我们,我们必须学得更聪明一些。”


  比超速更危险的,是石化企业最依赖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安全管理如果出现了问题,资格再老的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也是必然。


  11月24日,国务院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2010年“7·16”以来的4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作出批复,对包括中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蒋洁敏在内的64名责任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蒋凡也成为自2005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原总经理于力之后又一名因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被免去的中石油系统地方高管。与其说这是一次顺理成章的处罚,不如说是一次“不得不”、“不处罚无以谢天下”的处罚。该公司短时间内4起安全事故接连发生,把油企老大的安全管理网击成了筛子。


  更发人深省的是,2011年大连石化“7·16”火灾恰恰发生在整个生产新区全面停工检修重新开工后的10天时间内。业内人士表示,在全面检修之后发生这样的安全事故,要么是检修马虎了事,没有能够排除生产隐患,要么是生产违规操作。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企业的管理出现很大问题。大连石化公司内部一名技术人员说:“性质差不多的事故,怎会如此密集发生?我们都不是很理解,就更难怪公众感到震惊了!”


  除了企业管理有问题,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有责任。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防波提被冲垮后引起的风波就牵扯出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管理失职的问题。公开资料显示,福佳大化PX项目2005年12月得到国家发改委核准,2007年10月项目开始土建施工,2008年11月完成装置建设,2009年5月进入试生产。2009年6月,该项目正式投产。但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福佳大化PX项目曾扩大生产规模。该项目的环评报告显示,项目最初报批的是45万吨/年芳烃工程,而不是该企业对外宣传的芳烃项目每年可生产70万吨PX。由国土资源部、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对福佳大化PX项目的审核意见也印证了这一点。2009年9月,发改委核准“项目建设规模调整为70万吨/年”,但在此之前,项目已经投产。而且,直到2011年1月7日,也就是福佳大化PX项目投产1年多后,辽宁省安监局才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并同意70万吨/年芳烃联合工程投入生产。由此可见,边建边审甚至先建后审的管理漏洞仍然存在。


  业内专家表示,多次安全事故已经表明我国石化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中国石化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主任王如君认为,在近年石化行业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中,虽然因设备设施、技术设计和安全设施缺陷所导致的事故也占到相当比例,但因执行制度不严而导致的各类“三违”(违章、违纪、违规)事故死亡人数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中化工企业内部特种作业事故大多是因为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深刻反思缺在管理
  
  
  石化行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引起了各方的反思。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李正先表示,在企业中只听说过环评不好通过,很少听说安全审查没通过的。因此,在准入条件中增加安全资格审查的比重亟须重视。同时完善行业内企业退出机制也是为行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如何让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退出这个行业需要认真研究,让一些实在不能安全达标的企业退出、转型。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东升对氯碱行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两点意见,一是由于行业扩张过快但安全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安全隐患正在增多。有的新建企业从一些老企业中挖几个管理者过去就干起来了。结果是老企业安全管理滑坡,新企业安全管理跟不上。二是氯碱行业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事故信息统计和沟通平台,事故信息难以获取。目前已经建立的安全专业委员会,在很多企业都设了联络员,就是想把事故信息统计起来。但是困难还很大,有些企业不是很配合,希望能得到国家安监总局的支持。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秘书长任富聪表示,化学试剂行业大事故不多,但小事故不少。从软件来看,从业人员和管理者的安全管理知识薄弱、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防范处理预案不明确、操作人员培训机会比较少等现象比较普遍;从硬件来看,生产设备简陋、废旧设备较多,因陋就简的情况突出,厂区和库房原材料产品混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都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任富聪建议,过去企业出事后往往罚点儿钱就完事了,今后应该加强事故责任的处罚力度。罚个底儿掉,杀一儆百。同时,业内无证生产的企业比较多,所以应该经常开展部门联合检查,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和操作的企业。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秘书长陈明海表示,很多企业的自动化设备亟须重新审查其安全性。化工企业的关键工艺上都装有连锁,遇到不明或突发情况可以自动全线停车。但据了解,由于连锁出现了误报、误跳等问题,90%以上的企业存在拆除连锁的现象。为什么误报呢?要么是测量仪表质量不可靠,要么是仪表不适合在这个工艺系统中用。大多数安全事故,都与监控条件、监控手段不完善有关系。所以现用仪表等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安全问题亟待进行细致调研。比如供电系统中哪个仪表应该换,用多久该换,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大范围调研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勇武日前发出呼吁,石化安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全行业应组织安全生产专题研究,督促有关石化企业切实履行职责,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技术。

 

11月12日,温州一家化工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图为事故现场。(何卓晟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