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钠离子半径较大,导致钠离子电池普遍存在容量低、循环性能差等缺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在钠离子电极材料方面开展了许多基础研究,取得良好的进展。上海交通大学马紫峰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1336003和21073120)和国家973计划(2014CB239700)的支持下,从工业化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氧化石墨烯对Na2/3[Ni1/3Mn2/3]O2电极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无粘结剂的高电导特性的柔性电极,在0.1C至10C充放循环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容量和循环性能(J. Mater. Chem. A, 2(2014) 6723-6727)。最近,该研究小组采用廉价的普鲁士蓝类材料(NaMFe(CN)6),通过优化晶体内部分子结构,构筑了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比容量高达118.2 mAh/g (10 mA/g),与Na2MnFe(CN)6材料相近;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800圈后,其容量保持率仍有83.8%,远高于Na2MnFe(CN)6材料。而且,在国际上首次将该材料与硬碳负极材料制备了储能型钠离子电池的原型电池,其能量密度达到了81.72 Wh/kg,是铅酸电池的2倍,为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工业化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9月出版的《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http://xlink.rsc.org/?doi=C4CC05830E。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