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竟成解决电池储能的“利器”?

   2014-04-30 中国科学报

53

核心提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丝袜,到了科学家手里竟然成为解决电池储能问题的利器。记者日前从中科院电工所获悉,该所陈永翀团队成功研

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丝袜,到了科学家手里竟然成为解决电池储能问题的“利器”。记者日前从中科院电工所获悉,该所陈永翀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以“丝袜”作为电池关键部件的锂离子液流电池。这样的“丝袜”电池有什么神奇之处?近日,记者来到该所一探究竟。

4月23日,北京,阳光明媚。推开实验室大门,一头利落短发的陈永翀正指导工程师组装电池。看到记者进来,他扶了扶眼镜,笑容有些?腆,“欢迎欢迎,就是实验室环境简陋了点,希望不要介意”。

如果不是同事介绍,记者几乎无法把眼前这位儒雅的青年人和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固态反应与扩散中匈国际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等诸多头衔联系起来。

一谈到自己的专业,陈永翀立刻变得神采飞扬。“锂离子液流电池是由我们独立提出,并在国内最早开发的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它综合了锂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的优点,在电网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完成技术原理验证,进入基础技术开发的关键时期。”

2010年,陈永翀在从事传统锂电池研究时,感觉锂电池作为大型兆瓦级储能装备有一些弊端,即正负极是固定的,“电池成组寿命和安全性存在问题,并且成本太高”。而液流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可循环流动,应用于大规模储能时成本较低。“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锂电池和液流电池各自的优点综合起来,开发一种全新的储能电池,实现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彼此独立。”

在多次尝试后,陈永翀提出锂离子液流电池的概念。“事实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曾提出类似的技术概念并开展了研究,但当时没有公开。不过,美国科学家想利用它开发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我们主要想用它做分布式电网的储能装备,双方侧重点不一样。”

由于陈永翀团队是国内唯一从事锂离子液流电池技术研究的团队,此前并无先例,原创性很强,因此在寻求经费支持上颇费工夫。“关键时刻,所里给我提供了一笔配套资金支持,加上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资金,我们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据记者了解,美国能源部先进研究计划署也看好这项技术,在今年3月宣布给予美国一个研究团队高达340万美元的资助。

如今,历时3年多,陈永翀团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如何提高电池功率密度以降低电池成本,是目前锂离子液流电池技术研究的重点。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明了一种基于电池集流内阻解耦思路的创新设计,可降低电池极化内阻,从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这种设计属世界首创。”陈永翀自豪地说。

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丝袜,到了科学家手里竟然成为解决电池储能问题的“利器”。记者日前从中科院电工所获悉,该所陈永翀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以“丝袜”作为电池关键部件的锂离子液流电池。这样的“丝袜”电池有什么神奇之处?近日,记者来到该所一探究竟。

4月23日,北京,阳光明媚。推开实验室大门,一头利落短发的陈永翀正指导工程师组装电池。看到记者进来,他扶了扶眼镜,笑容有些?腆,“欢迎欢迎,就是实验室环境简陋了点,希望不要介意”。

如果不是同事介绍,记者几乎无法把眼前这位儒雅的青年人和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固态反应与扩散中匈国际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等诸多头衔联系起来。

一谈到自己的专业,陈永翀立刻变得神采飞扬。“锂离子液流电池是由我们独立提出,并在国内最早开发的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它综合了锂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的优点,在电网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完成技术原理验证,进入基础技术开发的关键时期。”

2010年,陈永翀在从事传统锂电池研究时,感觉锂电池作为大型兆瓦级储能装备有一些弊端,即正负极是固定的,“电池成组寿命和安全性存在问题,并且成本太高”。而液流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可循环流动,应用于大规模储能时成本较低。“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锂电池和液流电池各自的优点综合起来,开发一种全新的储能电池,实现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彼此独立。”

在多次尝试后,陈永翀提出锂离子液流电池的概念。“事实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曾提出类似的技术概念并开展了研究,但当时没有公开。不过,美国科学家想利用它开发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我们主要想用它做分布式电网的储能装备,双方侧重点不一样。”

由于陈永翀团队是国内唯一从事锂离子液流电池技术研究的团队,此前并无先例,原创性很强,因此在寻求经费支持上颇费工夫。“关键时刻,所里给我提供了一笔配套资金支持,加上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资金,我们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据记者了解,美国能源部先进研究计划署也看好这项技术,在今年3月宣布给予美国一个研究团队高达340万美元的资助。

如今,历时3年多,陈永翀团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如何提高电池功率密度以降低电池成本,是目前锂离子液流电池技术研究的重点。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明了一种基于电池集流内阻解耦思路的创新设计,可降低电池极化内阻,从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这种设计属世界首创。”陈永翀自豪地说。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