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锂电池在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以及在传统应用领域替代需求的加强,未来几年,锂电池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进程将持续前行,各种穿戴式产品将不断冲击消费者的体验,锂电池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平板电脑方面,由于中国本土品牌在技术上仍落后于苹果、三星等高端品牌,锂电池在该细分市场距同质化竞争还有一段里程。笔记本电脑需求趋于饱和,但超极本作为替代产品将保持着对锂电池的旺盛需求,而对于聚合物锂电池,需求量将会明显高于圆柱型电池。在电动工具上,锂电池对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的替代仍存在一定空间。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储能等新兴领域,全球范围内仍将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和产业化初期,市场将呈快速发展态势。
展望2014年,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存在着机遇或者说是值得期待的亮点。
首先,受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利好政策推动,201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率先发力,而2015年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主要归因于国家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和决心。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并于11月确认北京等28个城市或区域为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初步统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达到可观的25万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容量接近200亿人民币。受环境治理影响,主要城市也开始实施限制汽车发展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做好了铺垫。
上述举措无疑是为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营造了良好的产业氛围和发展环境。然而,有鉴于“十城千辆”推广计划执行的差强人意,尤其是地方财政日益紧张的当下,此轮推广能否完美兑现承诺,不得不令业界保持谨慎乐观。
在此轮政策刺激下,可能会令锂电池企业收获意外的惊喜,那就是此轮新能源汽车发展高潮,可能将加快推动锂电池在诸如低速电动汽车、叉车、矿车等特种车的试用与推广,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等领域对铅酸电池的加速替代。
另外一个值得期待的亮点,是移动通讯领域。
随着我国实施以信息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宽带中国等战略性举措,尤其是3G、4G移动通讯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 王战网络的蓬勃发展,未来两年我国智能移动通讯设备将取得快速升级和发展,尤其是我国本土企业和本土市场逐渐成熟起来,这将成为我国本土锂电池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未来两年,移动通讯基站的建设也将方兴未艾,锂电池将有望凭借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经济以及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等优势,替代铅酸电池,成为首选配套方案。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与移动通讯产业是2014年值得重点关注的、前景普遍看好的领域,那么风光发电与电网配套储能领域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按照我国政府公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风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亿KW,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100万KW。一般认为风光发电系统配套电池比例在10%~30%,那么所需配套储能电池的数量将非常惊人。然而,目前从技术与产业化发展阶段来看,仍有较长的道路。
2014年,对于锂电池行业既是充满机遇的一年,同时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严苛,我们自身发展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峻。
2014年,中美、中日政治博弈将延续,竞争的态势也将进一步演进,无疑将会给中日锂电池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带来障碍。中美经济之间的竞争是否会导致中国锂电池企业的订单向日韩竞争者转移,也值得关注。
2014年,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总体趋于复苏和改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欧、美、日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部分新兴大国如俄罗斯、印度,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受大气污染防治、政府矫正GDP导向等影响,经济增速将进行下调。
经济缓速前行也将影响消费者心理,进而影响需求的增长,也势必将影响行业的发展。
2014年,我国锂电池行业还将面临更多发展困境,包括:劳动力成本相对劳动生产率过快上涨;资金成本过高,融资难、融资贵,使得企业在调整、转型中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政府政策干预可能加剧产能过剩,使得企业背上沉重的经营包袱;人民币持续走强对于锂电池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尤其是日元保持弱势,将削弱我国锂电池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总之,中国锂电池赖以高速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已经离我们远去。未来中国如何通过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把锂电的低成本优势转换为低成本能力,这将持续拷问着中国“锂电精英们”的智慧。
从客户需求来看,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储能领域,对锂电池企业的要求更加严苛,将进一步推动锂电池企业由单纯的制造商向制造、服务一体化运营商角色转化,这对于企业实现转型提出了重大课题。由上,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可见一斑。在这种大环境下,锂电池行业优胜劣汰、调整转型将会继续深入。
2014年,将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条不太平坦甚至还会有荆棘的道路,而路的那一端长满诱人的果实。确实,作为企业我们需要保持强烈的欲望,同时也不要忘记警醒和理性,稳稳地走好脚下这段路,我们才能品尝那收获的喜悦。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