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石化“借力”除患巧解难题

   2024-05-24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47

核心提示: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毕楠通讯员李信)5月23日,大连石化公司转运车间员工在深水码头进行装船作业。转运车间在大检修中消除了原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毕楠 通讯员 李信)5月23日,大连石化公司转运车间员工在深水码头进行装船作业。转运车间在大检修中消除了原油2号线卡具包套隐患。

这项工作是大连石化转运车间今年大检修的一个“大活”,也是一个“难活”。最大的难点是工艺处置——建于1989年的管线,焊口焊接质量低、膨胀节老化,无法用蒸汽处置;原油凝点高,用氮气吹扫和冷水直接顶线也达不到动火条件。

针对这些难点,车间结合“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家把攻关重点放在“转”上,开动脑筋,拓宽视野,转换思路,多次组织攻关,讨论解决方案,生产、技术部门也帮助出主意、想办法。

在一次研讨会上,东区码头区域主任、党支部书记李信突然“脑洞大开”,提出了“借力”原油船的想法——如果船方肯帮忙,需要处理的管段将由2000多米缩短到600米。观念一转天地宽,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转运车间与公司计划经营部、生产运行部、规划和科技信息部及储运一车间、消防支队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共同细化方案。公司生产运行部工程师吴越贡献了“关键一招”:取消冷水顶线环节,直接将消防水送到船上,加热到60摄氏度后从码头顶向罐区,可以大大缩短“上水”时间。计划经营部多方沟通,协调了由“金牛座”油轮配合管线处理。一个成熟科学的方案形成了。

转运车间与职能部门、兄弟单位、施工单位和“金牛座”油轮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计划经营部负责与船方、车间沟通,确认船期及处置细节;消防支队引入北区泵房水线,提高加水速度;物资采购管理部实时跟踪管件到货时间;检维修中心派出全国劳模李晓波团队,负责施工;储运一车间连夜转换流程,做好收油准备。机动设备部、安全环保部、生产运行部主要领导先后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原油2号线卡具包套位于管廊高处,作业临海,空间狭小,施工强度高、难度大。转运车间副主任刘巍牵头,组织车间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人员现场辨识风险、确认方案,确保施工作业全程受控。车间管理团队24小时盯在现场。东区码头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队长的党员突击队,安排人员24小时全程跟踪。5月3日5时30分,突击队成员齐聚深水码头,与“金牛座”油轮配合进行工艺处置。设备员马俊杰、工艺员王品涛、班长石男冲在第一线,落实好风险管控措施,将处理好的管线交给施工单位。李晓波团队把控每一个动火点和焊接点,确保安全和质量。消防艇靠泊码头全程待命。经过团队通力合作,转运车间原油线卡具包套隐患消除工作圆满完成。

  石油锐评:以观念之变引领创新突围

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大连石化转运车间消除原油2号线卡具包套隐患的实践证明:有了观念转变的思想破冰,才会有创新发展的行动突围。无论是借外力、使巧劲的新思路,还是不避难、勇争先的硬作风,背后都伴随着观念转变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对问题本身的多层次认识,更是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根本性革新。

  转变观念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和总开关。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往往抬头可见柳暗花明。当前,国内石化产能集中投放,市场供应主体更趋多元,汽柴油消费增速放缓……能源变革的复杂形势对传统能源企业提出更高要求。除隐患治理外,大连石化等炼化企业在奋进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无疑会面临更多险滩、挑战。由此可见,大连石化以观念之变消除顽疴痼疾的成功经验,不应局限于单一领域,更应放在行业背景下思考布局,为更多企业攻坚克难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以观念之变引领创新突围,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抓住发展机遇,才能适应和引领变革。

  思之深,则行之远。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甚至成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思想深处的自我革命。广大干部员工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固有的认知框架和惯性的行为方式,用新理念激发新动能,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各企业要勇于挑战权威、质疑传统、拥抱变化,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油篇章。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以思想大解放和问题再认识拼出一片新天地,坚定奔向世界一流!(薛晶文)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