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石化:“双链融合”推动转型升级

   2024-04-29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52

核心提示:辽阳石化聚焦生产经营最优化、效率效益最大化目标,科学研判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强化科技创新、加速推动转型升级

辽阳石化聚焦“生产经营最优化、效率效益最大化”目标,科学研判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强化科技创新、加速推动转型升级,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实现稳中有进——

推动化工装置开满开足、邻二甲苯单月产量创历史新高、开发高熔共聚聚丙烯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尼龙项目提速特色产业聚链成势……今年年初以来,辽阳石化公司聚焦“生产经营最优化、效率效益最大化”目标,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加速推动转型升级,奋力建设行业一流、创新领先、治理卓越的特色炼化企业。一季度,辽阳石化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稳中有进,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0%,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9%,销售商品量同比增长12%,汇聚起踔厉奋发的底气和勇气。

过程管控 “大平稳出大效益”

4月12日,在辽阳石化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生产现场,岗位员工正在认真检查系统压力、流量、温度等各项参数设置,确保生产平稳受控。生产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产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灌入包装袋中。“我们紧跟市场形势,转产流延膜LRP220M专用料,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产业链延伸。”装置区工艺工程师韩乃冰说。

坚持“大平稳出大效益”,辽阳石化树牢“我是设备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包保责任制,注重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各专业联动,深化工艺、生产和质量管理融合,健全“机电仪管操”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推广智慧平台机泵管理模块应用,深化“两治理一监控”,实行设备逆周期整治,推动“无泄漏装置”“无泄漏工厂”建设。一季度,公司操作平稳率完成值为100%,主要装置平稳率达99.9%以上。

“辽阳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停止现场高空作业,员工巡检要格外重视高空坠物风险。”4月11日,辽阳石化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发布安全风险提示。辽阳石化全面推广“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通过“数智”联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完善智能巡检、人员定位、泄漏监测预警、作业监督管控等功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消除无效报警,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目前,公司已完成大数据分析平台等9个信息化建设项目,依托MES系统实现了仪表状态报警等10余项功能提升。

优化产品 品质和服务实现“双提升”

辽阳石化以“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形成规模效益”为目标,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以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带动效益增长。

坚持源头管控,突出细节至上。辽阳石化加强质量预警管理,聚焦原材料、生产、销售、运输各个环节,通过抓苗头、抓源头,严控工艺参数,主动收窄中控指标,对关键质量指标实施三级管控。今年年初以来,公司产品出厂合格率和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保持100%,实现质量问题零投诉。与此同时,专业技术人员把“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追求,“一品一策”加强技术指导应用,积极与下游厂商落实工艺调优情况,共同进行生产试验,实现重点产品卖到哪里、技术服务跟到哪里。

不拼规模拼特色,不拼价格拼质量。辽阳石化把质量兴企的观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大力度研发高品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专用料产品,产品分子量达到150万到600万,实现了由普通管材挤出级、板材级、高耐磨管材到高模、高强度、纤维级全覆盖、系列化生产,质量达到同类进口产品水平。一季度,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路基板和“牵引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产品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进一步延伸了化工产业链。

  创新驱动 研发新材料新技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辽阳石化通过“双链融合”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力度,坚持“基础+高端”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健全“5+5+5”创新联合体、产销研用一体化科研体系,以全面创新支撑和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创新链前沿技术积累,大力发展新材料系列产品,做到“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科技创新赋能。辽阳石化注重内涵升级发展,依托现有产业结构生产差异化产品,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推动芳烃全碳链灵活转化新技术研究,加快研发新型聚酯生产技术,深化锂电池隔膜专用料提质降本研究,开发人工关节用聚乙烯专用料,打造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的明星产品,开辟科技创新战略制胜新赛道。

深化“减碳用碳”绿色发展。辽阳石化通过深化节能增效、加快清洁替代、加强回收利用等措施,从应用节能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升级换代设备入手,开展生产系统能耗分析和优化,推动能量梯级利用,推进VOCs减排、制氢装置尾气二氧化碳的吸收解析研究等环保治理项目,装置终端电气化率提升到11%,并在装置区闲置空地、停车场等10多个地块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一季度,公司生产用水量、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8%、12%。(记者 王志强)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