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引领储能变革

   2017-06-01 中国电力报

47

核心提示:双登集团很早就确立了由传统的蓄电池制造商向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注重从设计开发、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循

“双登集团很早就确立了由‘传统的蓄电池制造商’向‘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注重从设计开发、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循环回收全产业链绿色发展。”5月23日,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双登集团”)执行总裁周平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电力报:目前,国内储能技术的现状是什么?您认为国内储能技术能否跟上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需要?

周平:目前,就电化学储能技术而言,相对技术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铅酸电池、铅碳电池、锂电池、液流电池等。总体来看,不同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系统特性均有所不同,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的成熟程度也不尽相同,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储能的发展和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息息相关,但也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一方面,从技术角度,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国内从事储能产业的企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双登集团和中科院电工院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就开始布局储能、微电网等技术的发展,至今已超过15年,具备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另一方面,从市场角度,如何实现储能与新能源的结合,与电力系统的结合,这需要电力市场改革做支撑,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做支持,促进产业的发展。储能对新能源和电力系统高效运营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再加上适当的电力市场机制和政策做支撑,一定能妥善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消纳难的问题。

中国电力报:不同储能技术在技术成熟度、应用领域、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双登集团的储能产品重点应用在哪些领域?

周平:双登集团依托先进的铅酸电池技术和雄厚的生产产能基础,很多年之前,就率先布局铅炭电池的研发与生产,相继推出铅炭电池系列化产品,凭借成本低、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在储能领域占据较大优势,经过近年来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商业运行项目的研究和示范,在技术和商业化推广方面,得到了充分证实。

双登集团布局锂电十年,是重要战略方向之一,从通信锂电到动力锂电研发,尤其是第三期智能生产线上线运转,为储能锂电应用推广起到强大支持作用。

目前,储能在发电侧、输配电、用户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双登集团围绕储能在不同地域不同应用场景,做了多方面努力:一是从提升电池本体性能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研发改进,以适合储能应用场景;二是从优化系统集成技术方面,相继推出了铅炭电池和锂电池集装箱成套设备解决方案,集成了电池、电池管理系统、PCS、集装箱动力环境系统,进行系统整体的智能调控,在接入方面,也是推广标准化的接入协议。通过对集装箱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可以为用户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成套设备的质量。

针对户用型储能,我们从应用、市场角度出发,推出了铅炭电池、锂电池两种户用储能解决方案;在储能与分布式发电以及用户侧相结合方面,形成了完善的微电网解决方案,通过和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十五年的合作研发,在微电网设计、运行、能量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关键的技术和产品,也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了验证。

中国电力报:储能产业发展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在绿色能源驱动未来的道路上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对我国储能规模化应用的前景您有何预期?

周平:储能发展任重道远。作为储能企业,一是要有企业家情怀和稳扎行业、潜心研发的精神。储能产业并不是炒概念、短期可以收到回报的。二是产品竞争力是核心。无论是储能、动力,还是传统的通讯电池市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没有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无法立足市场。三是储能要创造整个价值链的共赢,实现上下游联动。四是随着全球互联网、“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储能产业也可以走出去,紧抓全球储能市场机遇。

在铅炭电池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从生产制造到回收再生,让铅酸电池真正变成绿色可循环资源,这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锂电池方面,双登集团打造智慧工厂,发展智能制造,确保电池一致性、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提升;此外,在系统集成能力方面,从储能应用角度出发,进行重点改进,进一步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减少系统维护。

大规模储能的应用离不开政策、市场的下一步调节,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进一步发展,以及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实施,尤其是电力市场改革,储能将在发电、输电、用电乃至电力交易环节,迎来大规模应用的爆发。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