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勇院士、蒋士成院士江苏江山红化纤考察石墨烯原位聚合项目

   2019-08-28 中国能源网 &

40

核心提示:8月25日上午,由南通中央创新区、南通市工信局、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石墨烯产业应用发展在江

8月25日上午,由南通中央创新区、南通市工信局、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石墨烯产业应用发展在江苏(南通)研讨会”,在南通新区会议中心开幕,共同探讨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机遇挑战及前沿趋势,为南通相关产业发展寻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径。

此次研讨会以“挑战·应用·示范”为主题。围绕“石墨烯产业化应用”这一行业热点,中国科学院干勇院士、蒋士成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与业内人士分享新材料产业、石墨烯产业发展及应用领域的新发明、新成果、新思考,为南通相关产业发展开拓新思路。同时“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南通创新基地”揭牌,在揭牌仪式中,常州恒利被授予“石墨烯特种纤维纳米材料应用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将进一步围绕石墨烯产业链细分领域开展深度创新,助力中国“新材料强国战略”。

8月2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蒋士成院士、江苏省工信厅原材料工业处李继峰副处长、江苏省工信厅强省推进处王琼瑶、江苏省新材料协会副秘书长梁群一行,在海安市墩头镇政府许金龙书记、陆从俊镇长等地方政府领导陪同下,专程前往江苏省“石墨烯改性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代表单位——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江苏江山红化纤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与座谈。

公司副总经理黄荣庆首先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然后就原位聚合石墨烯PA6项目的产业化进展情况做了汇报:原位聚合改性PA6的关键技术不仅实现了功能化石墨烯化学键与锦纶高分子链的结合,极大降低了石墨烯的添加量,使得石墨烯在聚合过程中得以分散完全,也从根本上消除了石墨烯纤维产品在后续纺丝、染整、洗涤等工序中的流失问题;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纤维认证品牌——“烯纳斯TM”可以轻松实现原液着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都超过了国内外标准要求,还具有低温远红外、抗紫外、抗静电等综合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健身、孕婴、家纺以及其他工业领域。

当蒋士成院士看到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自主研发的30D/24F的石墨烯PA6FDY长丝样品和在高强度、低伸长、抑菌、抗紫外、远红外等功能上的实测数据,特别是看到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改性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纤维的耐磨次数是PA66纤维的3倍以上时,蒋士成院士表示:这样的结果真的让人很兴奋!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炎随后针对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特种纤维的研发规划作了介绍,并对即将投产的“改性石墨烯原位聚合PA6”连续化生产线及下一步围绕直纺工艺已开始的准备和工艺设计的实施方案做了说明,并且展示了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改性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直纺纱线、短纤、面料及功能服装、智能时装的全产业链过程;尤其是实现了独特的染色体系,在亮色色系中也表现不凡,打破了市场传言“石墨烯面料只能是黑灰色”的错误解读。干勇院士说:“如果这个项目投产,将是一个颠覆性的突破!”

 

干勇院士、蒋士成院士作为“新材料强国2035战略研究”课题的分课题“先进基础材料强国战略研究”的主要专家,深知新材料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干勇院士曾指出:“材料强国梦想有望在我们这一代实现”。而石墨烯被称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新材料,它的研发及应用在助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带动材料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苏省内研发机构、企业、产业园共同蓄力产业发展,“石墨烯产业看江苏”已成为国内外业界共识。

 

常州恒利宝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石墨烯研发及应用代表性企业,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破了一系列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围绕石墨烯改性以及改性石墨烯原位PA6切片的生产及纺丝技术研究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目前已获得近20项发明专利,展现了在石墨烯新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力。目前,企业在建的“改性石墨烯原位聚合PA6连续化生产”项目率先突破石墨烯新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延伸,扩大了石墨烯新材料的市场应用规模,也增强了新材料供应链的竞争力。

两个半小时的交流热烈而深入,院士专家一行对常州恒利宝科技的技术革新极为赞赏,在江山红厂区参观正在进行试车前调试的装置时,干勇院士再次表示:在石墨烯产业近年发展碰到瓶颈的时期,这个项目让人眼前一亮,使我们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

(前排左五:干勇院士、左六:蒋士成院士、右五: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右四:江苏省工信厅原材料工业处李继峰副处长;右三:江苏省新材料协会副秘书长梁群女士)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