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波:储能仍需加大创新解决发展难题

   2019-05-21 中国金融信息网

31

核心提示:近日,在第八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9(ESIE2019)开幕式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表示,我国

近日,在第八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9(ESIE2019)”开幕式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表示,我国储能产业正高速发展,但也要看到产业在技术研发、标准建设、安全消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此,需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破除产业发展难题,从而推动储能产业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储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下,我国储能产业正经历着飞速发展,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30吉瓦,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吉瓦,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进入了“吉瓦发展的新时代”。

2018年,在用户侧储能应用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电网企业也积极推动储能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先后发布关于储能技术应用和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储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在用户侧和电网侧的“双轮驱动”下,2018年我国新增电化学储能应用装机规模接近700兆瓦,新增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史玉波指出,在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繁荣局面背后,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小挑战,一些重点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一是储能技术研发仍需不断加强。在储能项目规模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要继续扎根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解决储能技术的共性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安全方面,需要通过制度和标准建立准入门槛,确保储能项目以及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缺少相应的规程和标准。储能项目建设方面,消防、土地、环保、交通等部门对储能项目建设的相关审批要件缺乏认定标准;储能项目运行方面,技术、运行和安全管理方面缺乏标准,相关管理规定和办法亟需出台。

三是项目的商业投资和运营存在困难。用户侧收益模式单一,同时受电价降低等因素影响,项目投资风险逐步增大;规模化电网侧储能项目缺乏明确的投资收益渠道和市场监管制度;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尚需完善,储能项目取得电网辅助服务收益困难等。

对此,史玉波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推动不同领域储能示范项目的规划建设,做好在运项目的运行管理。在及时总结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储能技术标准体系,明确项目准入门槛,保障储能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二是要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规则,构建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的市场机制;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步伐,鼓励储能项目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为储能获取价值增值创造新的平台。

三是提前布局储能系统的回收和再利用机制,加强对电池回收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开放力度,加大对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支持力度,着力形成产业链闭环,确保储能产业绿色发展。(记者徐曼)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