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5分钟,行驶190公里!这家公司宣布锂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9-01-28 华尔街见闻

33

核心提示:GBatteries公司称,其技术将大幅提升现有锂电池的充电能力,只要充5分钟,就能让电动车行驶119英里,10分钟就能充满电,算起来和

GBatteries公司称,其技术将大幅提升现有锂电池的充电能力,只要充5分钟,就能让电动车行驶119英里,10分钟就能充满电,算起来和汽油车加满油的时间差不多。这有望令推动电动车成为汽车业的主流。

充电几分钟,开车上百公里,这可能不再是梦想了。

据美国媒体Axios报道,一家专注于电池技术的初创公司GBatteries表示,他们已经破译了能让锂电池更快充电的“密码”,只要充电5分钟,就能够让一部配置60kWh锂电池的车子行驶119英里(约192公里)。

通常情况下,现有的锂电池技术充电5分钟,只够让电动车行驶15英里(约24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加拿大GBatteries公司的最新技术落地,那么现存的锂电池将有望在5分钟内充一半电量,10分钟就能充满,算起来和汽油车加满一箱油的时间差不多。

电池技术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即使是行业领头羊之一特斯拉的技术也是有限的,其Model S和Model X每充电一个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大约80公里。

也就是说,GBatteries的技术有望通过推动电池充电进步而使得电动车成为汽车业的主流产品,这一关键在于突破一个锂电池超快充电的主要障碍:电极损坏。一旦出现电极损坏,锂电池的预期寿命就会降低。

GBatteries使用人工智能(AI)来帮助优化电池汽车的充电系统。公司创始人之一、航空航天工程师Kostya Khomutov说:

绝大多数公司专注于以研发新的化学电池或者电池材料来提高充电速度。研发新材料非常困难,按照车企的需求来匹配相应的充电技术提升需要耗费数十亿美元。我们的科技综合了软件算法和电子工业,将其应用于现有锂电池上。

“这项技术与现成的锂离子电池和现有的快速充电基础设施相结合,通过汽车充电端口上的专利自给适配器进行集成。”GBatteries在今年的CES展会上这样介绍自家的技术。

大多数充电系统依靠相当原始的系统,比如恒流恒压(CCCV)充电方法来充电,包括温度在内的各种因素都会减慢或停止充电。GBatteries通过设置一个非常具体的充电模式来管理这一点,该模式可以根据需要“减速”和“加速”充电。这使得在适当的条件下充电速度更快。

现在的问题是,GBatteries的技术距离系统性的商业化应用可能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GBatteries公司称,其技术将大幅提升现有锂电池的充电能力,只要充5分钟,就能让电动车行驶119英里,10分钟就能充满电,算起来和汽油车加满油的时间差不多。这有望令推动电动车成为汽车业的主流。

充电几分钟,开车上百公里,这可能不再是梦想了。

据美国媒体Axios报道,一家专注于电池技术的初创公司GBatteries表示,他们已经破译了能让锂电池更快充电的“密码”,只要充电5分钟,就能够让一部配置60kWh锂电池的车子行驶119英里(约192公里)。

通常情况下,现有的锂电池技术充电5分钟,只够让电动车行驶15英里(约24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加拿大GBatteries公司的最新技术落地,那么现存的锂电池将有望在5分钟内充一半电量,10分钟就能充满,算起来和汽油车加满一箱油的时间差不多。

电池技术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即使是行业领头羊之一特斯拉的技术也是有限的,其Model S和Model X每充电一个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大约80公里。

也就是说,GBatteries的技术有望通过推动电池充电进步而使得电动车成为汽车业的主流产品,这一关键在于突破一个锂电池超快充电的主要障碍:电极损坏。一旦出现电极损坏,锂电池的预期寿命就会降低。

GBatteries使用人工智能(AI)来帮助优化电池汽车的充电系统。公司创始人之一、航空航天工程师Kostya Khomutov说:

绝大多数公司专注于以研发新的化学电池或者电池材料来提高充电速度。研发新材料非常困难,按照车企的需求来匹配相应的充电技术提升需要耗费数十亿美元。我们的科技综合了软件算法和电子工业,将其应用于现有锂电池上。

“这项技术与现成的锂离子电池和现有的快速充电基础设施相结合,通过汽车充电端口上的专利自给适配器进行集成。”GBatteries在今年的CES展会上这样介绍自家的技术。

大多数充电系统依靠相当原始的系统,比如恒流恒压(CCCV)充电方法来充电,包括温度在内的各种因素都会减慢或停止充电。GBatteries通过设置一个非常具体的充电模式来管理这一点,该模式可以根据需要“减速”和“加速”充电。这使得在适当的条件下充电速度更快。

现在的问题是,GBatteries的技术距离系统性的商业化应用可能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