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SA原创】2018年储能市场总结:透过韩国,看储能电站的安全问题

   2019-01-08 中关村储能联盟

40

核心提示:2018年,安全绝对是储能行业关注的最大热点。近期韩国第16座储能电站发生着火,安全问题再次牵动整个储能行业的神经。中国能源研

2018年,“安全”绝对是储能行业关注的最大“热点”。近期韩国第16座储能电站发生着火,安全问题再次牵动整个储能行业的神经。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将基于此次着火事件以及韩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提出对中国储能安全、健康发展的建议,同时作为2018年联盟对储能市场的总结之一。

韩国第16座储能电站着火!

2018年12月初,位于韩国忠清北道一个水泥厂的储能项目发生着火,造成41亿韩元(363万美元)损失。这是韩国2018年第15个着火的储能电站,截止到2018年12月,韩国共计有16座电池储能电站着火,引发了全球能源领域对储能安全问题的担忧。

为何韩国储能电站着火事故频发?

随着韩国储能电站火灾的持续,专家们指出,政府“急于”推进储能应用是造成这一系列着火事故的原因,而这些着火事故打击了其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努力。针对韩国近一年来频发的着火事故,韩国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Jeong Yong-hoon指出:其主要原因是作为节能和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等政策的一部分,韩国政府已经为储能用户提供了过多的补贴,导致许多公司或机构在没有对储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充分的验证的情况下急于使用储能。

韩国政府如何应对?

此前韩国贸易、产业与能源部开始对全国1253个储能项目进行安全审查,在忠清北道水泥厂储能电站发生火灾时,该部门已经完成了对669个储能电站的审查,并建议个人用户,公司和其他组织停止使用在全国范围内分布的未经审查的584座储能设施。

在这16起事故中,其中有一半的储能电站与光伏发电机组相连。由于安全问题已经出现,韩国政府已经要求储能安装商采取更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包括增加监控系统等。采取更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将会增加成本,同时还会为已经昂贵的可再生能源增加额外负担,因此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韩国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将暂时失去动力。

对中国的启示

一不要恐慌。从理论上来说,储能项目的安全性都能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去解决,因此没必要引起恐慌。目前遇到的储能事故,主要是有些技术门槛及安全措施没有严格到位。

二不要将事故简单的归结到电池选择上。目前来看,发生储能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锂电易燃,伴随有热失控发生,但引发的事故点往往不是电池,我们看到更多的起因是由于电气事故引发。安全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能简单归结到电池选择上,配套系统同样重要。

三不要以牺牲安全措施为代价压低成本。目前国内储能项目招标价格逼近成本价,同时要求项目短期内必须上马,一方面低成本限制了系统安全措施的投入,另一方面仓促交付会导致系统测试与验证期过短,无法充分论证安全性的问题。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可接受的技术经济性是储能产业发展需要克服的挑战。

四要尽快推进安全标准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发生事故之后必须把起火的真实原因摸清,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而滞后或空白的相关标准规范,有关部门也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出台。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针对储能安全需要也相继开展了联盟标准规范、检测认证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工作,目前正在制定储能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并拟开展相关评价工作,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要在储能项目正式运行之前经过充分论证和安全评估。近一年来,中国、韩国、比利时的锂电项目均出现了起火事故,但锂电的主流厂商在欧美市场保持比较低的事故率,部分项目的安全使用时间已经超过8年,国外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已经转化成为规范和标准。这充分说明虽然锂电存在易燃、热失控的风险,但通过严格有效的管控、从安全角度提高准入门槛,并经过充分的安全测试与权威认证是可以保障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性的。

2019年寄语

2018年,中国储能市场已经在某些特定领域爆发,2019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期待产业同仁和相关部门在总结2018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持续推进标准与规范的建设,更理性、更健康的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关于国内外更多储能项目、市场、政策请详见即将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9》。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