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能」
“现在光伏会议如果不加上储能的话,基本上就没人来了。”7月初,在上海召开的2018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上,一位光伏业内人士对记者感慨的说道。虽然2017年国内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的功率规模尚不及光伏新增规模的0.2%,但是现阶段储能却热度更高。
同样是在7月初,发改委下发《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扩大高峰、低谷电价价差和浮动幅度,这一政策又撩拨起储能行业的一阵热潮。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对《能源》记者说:“2018年初,很多储能企业认为国家电价可能还会下降,担心会不会影响波峰波谷的电价差,使严重依赖电价差的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面临政策和市场风险。此次文件的出台消除了储能企业部分的顾虑,但最终的影响有多大还要看具体的落地细则。”
一方面,随着储能应用案例的不断增多,商业模式渐渐成熟,在没有政策补贴激励的情况下,储能正在沿着市场化的方向摸索前行。另一方面,虽然储能的热度在不断增加,但是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储能现在仍然处于萌芽时期,储能产能产业处于初级阶段,政策、技术都不明确。
一言以蔽之,储能在升温,但是火候还不到。
「热点在哪里?」
目前,储能大都集中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用电侧储能,大都集中在峰谷价差较高的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区。但是由于用电侧峰谷价差带来的收益回报不是特别理想,所以目前主要是部分技术厂商采取投资加运营的模式,对投资要求不高,又可以自己运营,将一些风险消化在整个体系中。但是从市场价值链来看,如果不是在厂商的新体系之内,这种模式的用户推动力并不足。
俞振华表示:“事实上,储能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且随着电力电网中新能源的比例越来越高,电动汽车也越来越多,需求开始慢慢强烈起来,像江苏、河南以及西北的省份都有类似需求。然而虽然有储能需求,但是缺乏付费买单机制,依靠传统的电力电网去买单,相对来说产业还不够成熟。”
在政策方面,不仅仅是上述关于高峰、低谷价差的文件,近几年来,国家和部分地方省份均发布了一批促进储能发展的政策。在国家层面,有《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等一批文件。
在地方,山西省能监办下发了《关于鼓励电储能参与山西省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山西省成为储能企业项目实战最为密集的省份。
此外,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广东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模拟运行的通知》,现广东省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已经开始模拟运行。
「怎样加火」
光伏、电动汽车有非常明确的补贴政策,因此会形成一个非常有力的推动和刺激,产业发展会非常快。储能方面,目前复制光伏的补贴路线前景十分不明朗,最有可能的还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推动产业发展。
俞振华认为:“实际上储能与电改是相互关注的,储能关注的是电改中电力服务的市场机制和定价,包括现货交易的辅助服务,甚至光伏新能源上网的机制等等,这些都是未来推动储能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但是电改希望储能技术能够先去试点。也就是说市场政策机制什么时候出台,储能什么时候就会真正开始爆发。”
技术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区别主要在于研发的技术体系上,国外比如日本、美国等国家,并不追逐热点,技术研究可能也会存在一些判断失误,但是判断失误之后仍会回归到理性,持续的研究和积累能够保证研发的可持续性。
国内的技术研发能力在不断增强,特别最近十年,技术研发并不逊色于国外,但是比较危险的是我们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未来如果出现技术路线的风险,问题就会比较严重。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