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理事会(WEC)日前发布《储能监测:2019发展趋势》报告,从储能部署、价格、政策、监管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到2030年世界储能市场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全球储能部署规模持续快速扩大,除各种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成本的不断降低外,政府支持政策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报告总结了欧盟、美国、英国的储能政策框架,为全球储能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全球储能市场现状及预测
1、全球储能装机容量正以指数速度增长
2018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达到8吉瓦,较2017年翻了一番。抽水蓄能占储能装机总量的96.2%,电化学储能(如电池)的发展潜力最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也存在巨大的发展前景。2018年,韩国成为抽水蓄能以外其他储能技术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对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的大规模监管改革和激励政策是其储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到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总量将达到250吉瓦。
图1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单位:吉瓦)
2、在成本下降和政府支持性政策的推动下,储能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到2022年,储能系统的成本将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到2030年,电池储能系统的安装成本将下降50%-66%。用户侧储能已超过公用事业规模储能的装机容量,其中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增长最快。预计未来十年,安装在用户侧的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中有70%将配备储能装置。
3、系统平衡部件成本下降使公用事业规模储能系统成本每年下降超过20%
在各类储能技术中,抽水蓄能的成本最低(21美元/千瓦时),其次是压缩空气储能(53美元/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的装机成本仍然较高,但在存储和释放能量方面效率更高,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锂离子电池成本也在快速下降,预计到2030年其装机成本将由2016年的1050美元/千瓦时降至478美元/千瓦时。由于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速度超过预期,使其在多个主要能源市场成为天然气发电厂的有力竞争对手。预计到2026年,公用事业规模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相关储能设备的年收益将达到96亿美元,同期用户侧储能的年收益则将超过130亿美元。
二、监管框架
1、监管机构对于推动市场发展和促进先进能源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
电力部门向可再生能源系统转型过程中,需要以最低成本保证电力可靠性、电力资源的充足性和电力系统质量(资源的正确组合以确保供需平衡)。正确的监管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极为重要。在技术方面,可以提供更快的响应时间和爬坡时间。在经济方面,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包括新业务模式和新技术,例如储能、逆变器控制和负荷控制等,可在电力供应链中获得收益。
2、推动储能发展的典型政策措施
(1)欧盟消除了储能等技术提供电网灵活性的市场壁垒。欧盟委员会近期修订了电力市场指令,以应对欧盟能源市场的设计要求,并允许储能进入。该指令制定了更严格的规则,符合欧盟的供应安全和减排目标。拟议中的欧盟指令提出要求成员国制定电动汽车和储能的相关规定。新的市场设计应为储能提供技术和市场条件,包括引入智能电网和智能电表。此外,在规划电网发展时,输电系统运营商必须考虑将储能作为电网扩展的替代方案。
(2)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的841号指令要求区域输电组织和独立系统运营商修改现有的市场规则,允许储能全面参与电力批发市场、发电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845号指令修改了大型发电机的互连过程,要求包括储能设备和混合能源系统,允许互连的服务设备容量小于发电设备容量,以及过剩的互连服务可在现有连接点使用。
(3)英国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在2018年10月更新了“智能系统和灵活性计划”,消除智能技术(如储能)的市场障碍。该计划提出将储能定义为发电资产的一部分,通过提高现金结算价格和鼓励投资灵活性产能进而促进储能技术,还提出了进行“增强频率响应”项目招标。
三、融资机制
1、绿色能源融资可以促进绿色解决方案的应用,并增强技术创新
对可再生能源的长期投资可能需要政府参与制定政策和监管框架,这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引导向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过渡方面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通过建立政策框架和必要的市场法规,为私营部门的参与者提供财政支持,或者直接投资清洁能源项目。
2、在向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国际机构和投资者的作用仍然至关重要
当前储能技术正飞速发展,国际参与者正在努力调整其倡议范围,支持将储能作为独立技术或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
四、政策建议
1)推动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模式,围绕储能展开讨论,以提出通过储能提升电网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可实施、开创性的解决方案。
2)通过债务和股权等方式进行融资,而非通过金融股权进行融资,同时还需探索可扩展和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3)通过可靠的授权和补贴政策直接支持储能。
4)将储能作为辅助服务的一部分,以减少监管障碍。
5)将储能作为电网扩展的关键组成部分。
6)推动政府计划之外的储能项目。
7)探索最佳的长期储能技术,并进一步开发锂离子电池以外的储能技术以提高成本竞争力。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