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阎茹钰 通讯员 仝道丰 林卫卫
8月的沙特,骄阳似火,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在人迹罕至的鲁卜哈利沙漠,记者冒着烈日风沙,穿越重重沙丘,采访到多支正在进行火热生产的中原石油工程钻井队。当连续多日听闻SINO-43钻井队有一个沙特籍中国石化劳模后,记者带着好奇,一探究竟。
10日,走进哈拉德油田的HRDH-1563井作业现场,记者看到一名沙特籍带班队长正顶着烈日,带着来自沙特、印度等国家的员工麻利地安装套管头、连接试压管线,边操作边用英语、阿拉伯语向他们讲解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这个穿着蓝色工衣、身材高大的带班队长,正是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的沙特籍员工扎卡利亚·纳赛尔。今年41岁的他,从未想到自己会扎根这家中国企业18年,并成为中国石化的劳模,与中国结下深厚的情缘。
2006年,入职之前,他对中国一无所知。彼时,中阿合作论坛刚成立不久。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作为中国最早走进沙特的石油工程公司,成为沙特当地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是友善,吸引我来到这个公司。”扎卡利亚通过周围的朋友介绍了解到,这家中国石油工程企业待人友善,会让员工有像家一样的感觉。
在沙特,石油虽然是支柱产业,但是选择当石油工人尤其是钻井工的本地人少之又少。从事这份工作意味着要坚守在广袤无垠的荒漠之中,旱季头顶如火炉般的高温炙烤、风季直面肆虐的风沙。然而,从中国“走出去”的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在沙特闯出了一片天。
在井队艰苦的工作,让扎卡利亚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人常说的“患难见真情”。2014年,他所在的井队在500多公里的长距离搬迁途中,遇到了停水停电的状况。当时队上所有人挤在一辆车上谈天说地,互相照顾。那一刻,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但扎卡利亚感觉仿佛和所有人心意相通了。
“在井队,无论来自中国、沙特、印度还是巴基斯坦的员工,大家都非常友善,互相关心。”生日时为他送上祝福、休假给他带来故乡的小礼物,甚至来参加他的婚礼……扎卡利亚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石化同事浓浓的善意。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中国石化同事把扎卡利亚当家人,他也开始把队伍当作自己的家。“队上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在他心中,这个队伍就是命运共同体。
从未接触过石油行业的扎卡利亚,一有时间就主动向同事们请教专业知识。18年来,通过师带徒、岗位练兵等培训,他从场地工、钻工、井架工,逐渐成长为司钻、带班队长,不但自己掌握了钻井工艺流程、现场各类设备的操作技能,还学会了英语和中文,主动承担起对沙特籍员工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带出了上百名徒弟。
2018年,扎卡利亚被评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也是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在海外30多年来获得最高荣誉的沙特籍员工。
走进他的家,记者发现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和甲方沙特阿美公司评选的月度、年度优秀员工等证书陈列在房间一角。面对这些荣誉,扎卡利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还有很多荣誉我没有接受。因为我现在是带班队长了,要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员工,我的师傅就是这么带我的。”一代代薪火相传,让中阿文化交融互鉴。扎卡利亚从中国师傅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中国文化。
“来之前觉得中国是个谜,来之后自己成了中国迷。”在扎卡利亚手机里,珍藏着一段宝贵的中国记忆。2008年一次公司培训机会,让他第一次走出沙特,体验到了在长城当好汉,在嵩山少林寺学功夫,在上海看外滩,在广州吃早茶……种种奇妙体验,让他和中国的情缘不断加深。
如今,在中阿合作论坛引领下,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沙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沙特,中文已经成为“第二外语”,被纳入教育体系;中国商品凭借物美价廉,越来越受到当地青睐。
“在我家,你能看到的东西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就连我妻子开的汽车也是中国制造。”一身白色长袍的扎卡利亚,抱着穿着改良款旗袍的女儿笑着说。他期待着将来有机会带家人一同去中国看看,去河南濮阳拜访他中国师傅们的家,再次感受这个给予他第二故乡般温暖的国家。
伴随着落日余晖,记者离开了这片铺满阳光的金色沙漠。临别时,扎卡利亚送给记者精心准备的礼物——椰枣和阿拉伯咖啡,作为友情的见证。他一笔一画写在礼物上的中文名字,也印刻在了记者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