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公布,LG 新能源的研发突破加快了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步伐,其最新研究成果已于 9 月 24 日发表在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 (Science) 》杂志上。
作为下一代电池产品——全固态电池是将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相较现在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的优势,可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
之前的全固态电池为了提高能量密度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但由于对温度敏感,只能在 60 ℃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充电,并且存在充电速度缓慢的技术瓶颈。为了突破这一难题, LG 新能源研发团队去除了全固态电池负极中的导电材料和胶粘剂,采用了 5 um(微米)左右颗粒大小的 " 微硅负极材料 " 。
硅负极材料的容量是石墨负极材料的 10 倍,被视为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必需材料,但由于充放电过程中硅的体积膨胀变化大,循环稳定性较差,具有非常大的实际应用难度。在过往研究中,为控制硅负极材料体积的膨胀,一般采用 100nm (纳米,即 0.1 微米)以下颗粒大小的纳米硅。而 LG 新能源使用的微硅负极材料比纳米硅负极材料成本更低,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特别是这种微硅负极全固态电池在充放电 500 次以上后,容量保持率能保证在 80% 以上,同时与目前商用量产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可提高约 40% 。这一研究成果加速了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LG新能源 CPO 金明焕表示, " 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与 UCSD 共同合作,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研究中做出突破,并刊登在《科学》杂志上。通过此次研究,让备受瞩目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全固态电池取得了新的突破,让其朝着商业化又迈出了一大步。 LG 新能源今后将持续积极贯彻开放创新战略,以差异化的技术,引领全球电池技术创新。 "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