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就是任性,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在连续多次“俯冲式”降价,以图对竞争对手进行“降维打击”,并顺带割消费者的“韭菜”之后,特斯拉又涨价了。马斯克的脑回路就是如此清奇。
特斯拉中国官方在5 月8 日宣布,国产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上涨1000元,售价变为25.09万元。这是今年以来国产特斯拉的第二次涨价。实际上,今年以来特斯拉已经对Model Y和Model 3车型进行多次涨价,其中3月份国产Model Y全系就涨了8000元,4月份美国市场的Model 3售价也已经接连三次上调,涨幅达2000美元。
特斯拉扛起涨价大旗,那么蔚来、长城、广汽等车企会不会跟进呢?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车企是否跟进涨价还得看市场竞争情况,也可能会有车企为了让新能源汽车抢占市场份额而降价。同时,此次特斯拉1000元的涨价幅度或许只是在“测试市场的反应”,“要是涨个5000元,那才真是涨价了。”
那么,假设特斯拉、蔚来等车企都纷纷涨价,作为供应商的电池企业是不是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涨价了?毕竟,涨价的源头是更加上游的原材料。
01 价格“涨、涨、涨”
此次,特斯拉给出的涨价理由是,“反映了成本波动的实际情况”。此前,“绝不妥协”的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就表示,如果未来原料或者零部件价格出现上涨,特斯拉的电动车不是没有涨价的可能。实际上,自去年底以来,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锂、镍、钴的价格持续飙升。
5月上旬,虽然市场上三元电池材料较此前已有所回落,但价格仍处于高位,而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仍未有回落。目前,三元前驱体NCM523市场综合报价约12万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超60%;钴价则仍维持在34万元/吨左右的高位,今年以来涨幅超40%;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8.5万-9.2万元/吨之间,较去年低谷的3.8万元/吨翻了一倍多。
近期,多氟多宣布公司六氟磷酸锂销售价格,将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3万元/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4500美元/吨。天际股份、九九久等企业也相继大幅上调六氟价格。据统计,自2020年9月以来,行业内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从7万元/吨上涨至20万元/吨,涨幅近200%。随着六氟磷酸锂持续涨价,也将电解液价格推上高位。
对于未来走势,业内人士分析称,锂价维持高位的时间有望超预期。今年下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有望上涨至10万-12万/吨,3年内锂价中枢预计9万-10万/吨。同时,未来五年全球钴新增供应量有限,钴价中枢有望上行至35万元/吨。
国际分析机构Benchmark Mineral预计,全球锂的结构性短缺最早可能在2021年底出现,2022年缺口将达到12万吨。其高级分析师Cameron Perks表示,“如果锂、钴和镍等高成本原材料进入持续涨价期,最终将损害电池生产商持续降低成本的能力。”
02 电池“越来越便宜”是“政治正确”?
据电池中国了解,尽管整个行业普遍感受到从上游原材料涨价传导而来的压力,但第一梯队的主流电池供应商,却并未顺势“相应地”抬升装车价格。最先提价的主要是第二三梯队等企业。
今年以来,远东电池、卓能新能源、鹏辉能源、横店东磁以及德朗能等企业纷纷发出了电池涨价函。而这种调价,主要还是被动的。某电池企业负责人指出,“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要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企业是不愿调涨价格的。能不涨尽量不涨,涨价就可能丢客户。”
不仅如此,车企还一直在压价。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压力都在电池厂,整车厂轻易不会让你涨价,除非是新项目,已经供货的老项目谈涨价很困难。我们的供应商也吸收了一部分涨价压力。虽然我们不是承受了全部,但现在压力确实非常大。”
探究起来,动力电池价格下降是行业大趋势,特别是在电动车成本不能PK燃油车之前,动力电池作为成本大户,“越来越便宜”或许才是一种“政治正确”。
即便是电池厂商不堪上游材料上涨过猛,而在短期内渴望提高对车企售价,但是也要控制一个“度”。因为电池一旦涨价,就会导致汽车终端售价提高进而影响销量,同时造成的“反噬”后果是,自己装机量下降,终归都是给自己添堵。
某主机厂人员就直言:“本来大家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就抱有很大期待,一旦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势必会引发终端售价上涨,to B市场接受度尚有一定空间,但对to C市场影响将会极大,特别是A00级汽车市场。”
更有行业内网友“休秋梵静i5”一针见血地指出,“电池涨价太猛,会导致各大车企自己上马电池生产项目。”这是人艰不拆了。
03 毛利率不断下滑
电池厂商遭到上下游两头挤压,其中的一个结果就是,毛利率下滑。即便是龙头老大宁德时代也难逃此劫。受动力电池价格下降、电池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宁德时代2020年动力电池销售毛利率连续四年下降。2016-2020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分别为43.70%、36.29%、32.79%、29.06%、27.76%,逐年下滑趋势非常明显。
宁德时代尚且如此,其他企业可想而知。今年五一假期前,因经历“利润下滑、成本上涨、外贸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等诸多困难”,深圳市基德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停止经营,而这是一家成立了十多年的老牌电池企业。虽然这是一家3C电池企业,但是这样的案例,在动力电池领域一直也在不断上演。
从数据上来看,近年来国内动力电池供应商数量一直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已经从2016年的约130家下降到2020年的约70家,而真正实现装机量的实际上比这更少。同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大幅提升,装机量排名TOP5企业,其市场份额由2016年的85%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的94%。
中小电池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
04 把市场做大才是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之所以明目张胆涨价,除了材料原因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特斯拉有提价的“底气”。
Model 3、Model Y供不应求。
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斯拉今年二季度产能目前早已经售罄,虽然仅过了一个月,但第二季度生产明显已经无法满足订单的增长态势。同时,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也创下了新纪录。根据中国乘联会数据,一季度Model 3销量达到52858辆,刚上市不久的Model Y累计销量也达到16422辆。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特斯拉质量很差,但销量还那么好?”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粉丝自带滤镜。”即便是出现了“刹车失灵”“女车主维权”风波,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消费者对特斯拉的疯狂痴迷,大家都来抢着买时,为何不趁势涨价?
马斯克对市场形势,洞若观火。
特斯拉涨价的同时,据行业内人士爆料,“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预计涨价,涨价幅度预计10%左右”。作为国产Model3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涨价可谓十分应景。
特斯拉的现象表明,当不愁销量时,车企和电池供应商涨价并非“禁忌”。如果,当大部分电动车企都具备足够的实力,或者说电动汽车从整体上碾压传统燃油车,市场蛋糕做得足够大时,涨价也不会“压力山大”。
毕竟,商品在供给关系中实现价格波动,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