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热度持续攀升,行业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吸引外界的目光。
近日,国内动力电池巨头亿纬锂能子公司债转股引入SKI一事,不仅引发舆论热议,还引起监管层注意。
在无明显偿债压力的情况下,亿纬锂能竟然选择断臂卖子,公司到底有何打算?而借机入股的SKI,又在下一盘什么棋?
债转股惹争议
深交所的一纸关注函,让国内电池巨头亿纬锂能(300014.SZ)子公司亿纬集能债转股一事备受关注。
12月15日晚间,亿纬锂能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函件重点关注SK革新株式会社(下称SKI)拟获得子公司亿纬集能股权比例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等情形。
时间回到12月10日,亿纬锂能对外披露与SKI签署《债权转股权合同》和《亿纬集能合资经营合同》的公告,交易完成后SKI将取得亿纬集能49%股权。
咱们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捋一下,因经营发展需要,从2018年9月到今年4月,亿纬集能先后4次向Blue Dragon Energy Co.,Limited(下称BDE)借款,均以公司60%股权提供质押担保。
截至目前,亿纬集能向BDE累计借款20.35亿元,但公司根本无力偿还。今年1-9月,亿纬集能实现营收14.66亿元,净利润8026.87万元,去年公司还是亏损状态,净利润为负数。
值得一提的是,母公司亿纬锂能倒是“不差钱”。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亿纬锂能账面的货币资金是19.12亿元,公司还有交易性金融资产11.5亿元。
这两项加起来超过30亿元了,拿出来就可以替亿纬集能还清BDE的全部借款了。很显然,亿纬锂能并不想替亿纬集能“补窟窿”。
这时候,公司合作方SKI站了出来,受让BDE对亿纬集能享有的全部贷款债权,并拟进一步以其对亿纬集能享有的贷款债权作为出资,取得亿纬集能49%股权。
不仅如此,SKI受让BDE对亿纬集能超20亿的现金贷款后,还因此取得对亿纬集能的贷款债权,贷款年利率为2%(单利计算),这可比银行贷款便宜太多了。
如此一来,亿纬锂能和亿纬集能不必再为还债发愁,还与合作方SKI亲上加亲,进而获得源源不断的低息贷款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在亿纬锂能无明显偿债压力的情况下却选择断臂卖子,被外界质疑损害股东利益,这或许是深交所关注本次交易合理性的原因之一。
SKI盯上中国市场
这起看似“双赢”的债转股背后,亿纬锂能与SKI实际上是各取所需,双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先看SKI,它是韩国第三大集团SK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SK集团拥有能源化工、信息通信两大核心主业,其中SKI主营动力电池业务,与三星SDI、LG化学并称为韩系动力电池三巨头。
虽然贵为韩系动力电池三巨头之一,但与三星SDI、LG化学相比,SKI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据最新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显示,三星SDI、LG化学的动力电池业务在今年三季度均实现营业利润正增长,只有SKI还处于亏损状态,营业利润为-290亿韩元。
尽管动力电池业务尚未盈利,但得益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亏损正在减少。对SKI而言,扩大市场规模也是缓解财务压力的一种方式。
与以债转股方式进入亿纬集能消息同时披露的,还有亿纬锂能与SKI之前合作项目的变更细节。
2019年9月26日,亿纬锂能及孙公司亿纬亚洲拟与SKI合资建设20-25GWh动力电池产能,亿纬锂能方面拟以现金出资5.25亿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0%。
如今,上述投资项目亿纬锂能方面的投资主体变更为全资孙公司亿纬动力香港,出资额降至3.66亿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比重同步降至30%。
然而,本次亿纬动力香港与SKI合资公司的生产规模却由年生产量20GWh变更至27GWh,产能提高了不少,而SKI或将以持股优势在合资公司享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可能是SKI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布局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尤其进入下半年,国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利好一波接一波,连带动力电池、充电桩等细分领域也迎来快速发展。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别的不说,在美国濒临破产的特斯拉已经凭借上海超级工厂起死回生,马斯克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富豪。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令人向往,如今SKI在中国市场不断押注,不排除效仿特斯拉、借力中国市场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可能性。
亿纬锂能讲起“新故事”
在这场债转股操作中,亿纬锂能似乎甘之如饴,因为公司有了新故事可讲。
亿纬锂能主要从事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和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2009年,亿纬锂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A股正式一员。上市至今,亿纬锂能股价累计涨超33倍(前复权),妥妥的大牛股代表。
回顾发现,上市前5年,亿纬锂能股价基本按兵不动,但从2015年开始波动拉升,2018年10月强势反弹,过去3年间股价涨超10倍,成为资本市场一颗耀眼的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亿纬锂能的业务还涉及电子烟,曾因旗下子公司麦克韦尔的电子烟业务成功出圈。不过,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亿纬锂能再次聚焦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业务。
(图片来源:萝卜投研)
巧合的是,与SKI在韩系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类似,亿纬锂能与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并称为中国动力电池三巨头。
更巧的是,亿纬锂能的业绩也在国内三巨头中垫底。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宁德时代实现营收315亿元,归属净利润33.6亿元;比亚迪实现营收1050亿元,归属净利润34.1亿元。
亿纬锂能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3.4亿元,同比增长16.66%;归属净利润9.46亿元,同比下降18.35%,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场面。
在此背景下,亿纬锂能急需一个新故事,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而来自韩国的动力电池巨头SKI是个不错的选择,“强强联合”总比单打独斗更有看点。
在积极引入SKI的同时,亿纬锂能也在想方设法扩大生产规模。12月10日,亿纬锂能宣布,公司已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约2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金额主要投向面向TWS应用的豆式锂离子电池项目、面向胎压测试和物联网应用的高温锂锰电池项目、三元方形动力电池量产研究及测试中心项目等。
一边募资扩产,一边引入SKI,这起债转股,表面看来更利于亿纬锂能方面,不仅亿纬集能超20亿贷款不用还了,今后还能获得来自SKI的低息贷款支持,事实当真如此吗?
竞争与合作并存
实际上,本次债转股之前,亿纬锂能就与SKI建立了合作关系,从过往业绩来看,双方之间的合作还算成功,亿纬锂能借助SKI斩获不少国际大单。
2018年,亿纬锂能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合作时限直至2027年底。2019年3月,亿纬锂能成为现代起亚供应商,预计未来6年订单达13.48WGh。
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亿纬集能管理层也发生了一些变动。早在2018年,亿纬集能就任命了2名韩国籍董事,同时聘任韩国籍总经理和技术副总经理。
潜移默化中,SKI已经逐步深入亿纬集能的内部,倘若本次取得亿纬集能49%股权,加之未来双方还要合资建设新公司,SKI在亿纬锂能方面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不仅如此,随着欧洲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国外三元软包电池销售也迎来一波增长行情,SKI在海外市场向现代、起亚、奔驰等车企提供三元软包电池服务。
SKI入股亿纬集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双方可以在技术、市场、管理和供应链等各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推动自身利润实现正增长。
但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目前,亿纬锂能主要向新能源汽车提供三元软包电池,这一点跟SKI正好吻合,双方在业务层面存在竞争关系。
对于SKI入股亿纬集能一事,外界观点也产生分歧,这在亿纬锂能股价上也有体现。过去2个交易日,亿纬锂能连续收跌,最新收盘价报69.22元,公司总市值1307亿元。
不管怎么说,亿纬锂能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不低,本次债转股引入SKI,考虑的可能是借SKI的资金实力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技术,进一步扩宽公司护城河。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SKI以债转股方式进入亿纬集能,还为其提供低息贷款支持,说到底是相中了亿纬锂能这个平台,想借机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如何处理好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微妙关系,对亿纬锂能与SKI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相关证券:
亿纬锂能(300014)
宁德时代(300750)
比亚迪(002594)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