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迎来创新“黄金期”

   2022-04-21 新能源汽车报

60

核心提示:随着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动力电池压力不小。近日,一批动力电池企业也推出了新技术,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创新?市场高要求据中国汽

随着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动力电池压力不小。近日,一批动力电池企业也推出了新技术,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创新?

市场高要求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6万辆和39.6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6倍和1.4倍。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双双超过百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9.3%,新能源汽车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保有量的持续上升,迎来高光时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动力电池产业的良好发展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新能源汽车销量腾飞,对动力电池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刚刚过去的冬季中,里程焦虑成为新能源汽车车主们绕不开的话题。“去稍微远点的地方就提心吊胆,大冷天的,根本不敢开空调,但电量还是掉的特别快。”郭女士向《新能源汽车报》记者抱怨道。这样的抱怨并不少见,车企也在产品上下功夫,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相继推出千公里级续航车型,为用户解决里程焦虑。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销量不断增加,传导到上游,原材料端出现了“吃不消”的现象,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一路飙升,一度超过50万元/吨,给动力电池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受此影响,新能源汽车也不得不涨价,从而引发了业界的担忧,动力电池产业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宁德时代称,去年下半年以来,动力电池材料价格快速增长,已经背离了需求的增长,产生了一种非正常的增长。随着大宗商品涨价,公司主要金属材料价格上涨,在成本端造成一定的压力。公司主要从提高产品性能和能量密度、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良率,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生产,与产业链达成深度合作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创新作用大

电池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动力,电池的革命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动力电池产业遇阻,向TWh时代进发,创新成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提振新能源汽车产业信心的一针“强心剂”。

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上大致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材料创新,二是通过结构创新。近期,诸多动力电池企业推出新技术,开启新一轮创新。近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称,公司已推出第三代CTP(高效成组)技术,内部代号为“麒麟”电池。其高效成组技术既能解决里程焦虑问题,不同化学体系的搭配也能兼顾经济性需求。在相同化学体系和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

近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看到了锰基阴极在电池化学方面的潜力。马斯克表示,行业需要更多地关注电池供应链,直至矿物。

中创新航的One-Stop技术最近也吸引业内关注,该技术基于“高度集成与极简化”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可实现产品“高比能、高安全、高可靠、低成本”。

创新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又谈何容易。纵观最近的创新,有人说,没有涉及材料的创新,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内卷”,锰基电池也是早就出现,算不上创新。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专家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严峻的形势,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反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提出,通过电池结构创新大幅提升成组效率,是中国电池行业技术跃进过程中一个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是中国电池行业引领全球电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动力电池产业在压力倍增,向TWh时代迈进的今天,每迈出的一步都值得被尊敬,这也是为更大的突破蓄力。

突破新方向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累计增长163.4%。装机量方面,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累计增长142.8%。自今年年初开始,各大动力电池企业也纷纷扩产,开启今年的“备战”。

2022年3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9.2GWh,同比增长247.3%,环比增长23.3%。装车量方面,2022年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1.4GWh,同比上升138.0%,环比上升56.6%,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创新更能体现了企业与行业的生命力。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不断创新,对自身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伊维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辉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中有三方面至关重要:在电解液方向上,固态电池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正极材料方面,高镍是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以及降成本的有效方式;在负极材料方面,硅碳负极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将成为未来材料升级的方向。

一位动力电池领域专家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提出,未来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他最关心的有两点,首先是在可以达到高比能状态下,要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另外,动力电池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宁德时代称,动力电池方面,根据市场主流需求,将在快充、高比能、长寿命、电池安全等维度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直击行业痛点,解决用户焦虑。通过多年的积累,宁德时代逐渐形成了四大创新体系:材料及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极限制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确保产品科技持续领先。而对于无钴电池、全固态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等下一代电池和行业内的新兴技术,公司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并开展技术布局。考验是驱动产业向前的动力源泉,鞭策技术进一步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扩张,需求提升,创新迭代,动力电池产业未来可期。

后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水平。企业要积极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开展设计协同,持续优化整车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热管理策略,明确动力电池使用安全边界,提高动力电池在碰撞、振动、挤压、浸水、充放电异常等状态下的安全防护能力。鼓励企业研究应用热失控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和早期抑制及灭火措施。

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安全是老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话题。在里程“竞赛”如火如荼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起火,引起了用户对驾乘安全的担忧。正如专家所说,未来创新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追求高比能的同时,动力电池的安全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提到,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规划中提到动力电池的全产业链发展至关重要,除了安全问题,目前困扰业界最多的是原材料价格飞升。在记者担忧原材料价格居高不落的时候,吴辉对记者说:“回收是非常关键的方式,关键材料都可以通过回收的方式获得。所以未来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回收作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收官一环,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或将成为一片巨大蓝海。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