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今年签署!将与沙特阿美、bp等联手推进这项工作!

   2024-08-21 中国石油报

191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石油成为《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OGDC)的签署方至此,该宪章签署方的油气年产量当量占全球的42%以上中国石油作为签

近日,中国石油成为

《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

(OGDC)的签署方

至此,该宪章签署方的

油气年产量当量占全球的42%以上

中国石油作为签署方

将持续推进绿色发展

在提供石油和天然气的同时

转型成一家提供石油、天然气

热能、电力和氢气的综合能源公司

中国石油在加速绿色低碳发展

进程中做了哪些努力?

中国石油各企业相关工作负责人

又在减碳方面有哪些想法和认识?

我们邀请业内专家

对此进行解读,快来看看吧

↓↓↓

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迈向新阶段

——从加入《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看中国石油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本期专家:薛明

安全环保院低碳与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

西部钻探全面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钻井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打造绿色低碳钻探示范。现场噪声下降至80分贝以下,电动设备占比提升至15.35%,年节能10万吨标准煤,降碳5万吨。图为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川渝地区作业现场。马宏旭 罗洋 摄影报道

2023年12月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期间,阿联酋和沙特两国联合发起《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OGDC),旨在加快气候行动,推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自该宪章发起之日起,先后有沙特阿美、巴西石油等30家国家石油公司和bp、道达尔能源、埃克森美孚、壳牌等20家国际石油公司签署该章程。2024年7月22日,中国石油正式宣布签署章程。至此,该宪章签署方的油气年产量当量占全球的42%以上。

据国际能源署和欧洲委员会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统计,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当量在540亿吨至580亿吨之间,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约为每年50亿吨。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应对气候变化,提高气候韧性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油气行业作为全球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石,必须加大行动力度,强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能力,支持全球向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未来迈进。

2020年以来,全球油气公司以构建面向未来的能源系统为目标,对可再生能源、低碳燃料、碳捕集与封存、绿氢、储能和直接空气捕集等负排放技术进行了广泛布局,探索净零碳排放的循环经济模式。发起并参与了包括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CCAC)、“全球甲烷承诺”倡议(GMI)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业联合组织,推动脱碳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的发起,是全球油气行业动员最广泛力量推动实现深度碳减排的又一里程碑式行动。

OGDC的核心目标包括:2030年实现油气生产过程甲烷的近零排放(即甲烷排放强度低于0.2%)以及零常规火炬燃烧,2050年实现范围1(即企业通过经营其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排放)和范围2(即企业由购买的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等。具体行动包括:各公司须在2025年前公布2030年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的愿景目标,推动跨行业合作,采用国际认可的框架来衡量、监控、报告、验证进度,并加强新能源投资。

中国石油是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2015年,中国石油加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是国内唯一加入该组织的能源公司。2020年,中国石油成为国内首家发布《甲烷排放管控行动方案》的能源企业。2021年,中国石油发起成立了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得到国际能源署高度认可。2022年,中国石油发布《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首次提出建立碳循环经济目标。2023年,中国石油积极落实国家《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发布《甲烷排放管控行动提升方案》,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集中组织对典型石油石化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和管理试点,统一标准、统一边界,推动碳足迹管理在碳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是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践行者。依据“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明确“双碳”科技攻关路线图,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天然气绿色低碳优势,持续推动国内天然气稳步上产。大力发展风、光等可再生零碳能源,积极布局氢能业务。基于七大含油气盆地开展大规模CCS/CCUS产业布局,辖区内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达5000亿吨以上,可以实现大规模长周期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中国石油已成为国内二氧化碳年注入量最大的企业。中国石油积极开展甲烷检测监测及减排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在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长庆油田等企业实施伴生气及火炬气回收利用,实现伴生气集气率达90%以上,并在川西北气矿双鱼石区块等建成了多项甲烷管控示范工程。

与之前的全球性低碳转型组织不同,OGDC覆盖了油气行业碳减排的全部技术路线与排放环节,强调各公司要以本国实际制订的与之相适应的脱碳路线图为依据,同时,强化签署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共享以及跨行业合作。

面对“双碳”目标,中国石油将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依托国内油气生产与加工绿色低碳转型实践,加大在海外油气作业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国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力度,强化与国际能源公司,尤其是国家石油公司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为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发展动力。

圆桌讨论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对减排目标的追求,使传统能源公司业务模式及投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疆油田公司发展计划部副经理 杨琨

随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常规资源逐渐减少,新增油气资源普遍开发难度大,“常规+非常规”开发是今后油气开发的主要形态。油气企业在坚持油气勘探开发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正在加大开发过程减碳力度,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和新能源布局,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在油气开发领域实施稳稠增稀、清洁替代两大举措降碳,加快推进提高油气比工程,在清洁替代上争取实现地面电代掺热全替换。加快产业布局,重点发展风光发电、绿电制氢制甲醇、天然气掺氢集输储能等一体化产业。高效整合新能源业务体制机制,根据地方政府股权合作经营特殊政策来实施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既减少资金占用,又实现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风险和经济利益共担,企地共同繁荣。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借新能源战略转型时机,加快“油气新”融合,源网荷储智慧协同,整合组织、业务、流程等复杂要素,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助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增长。

冀东油田经济运行中心副主任、造价中心主任  曾伟

当前,传统能源企业不仅追求油气生产规模和产量,而且开始追求多元经济发展,积极打造跨越式发展的“第二曲线”。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国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能源企业不仅要提升能源供给总量,还要提升能源供给品质。在新形势下,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能源当量”的理念,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新业务,紧抓有利窗口期全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努力构建油气和新能源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对于能源企业来说,产量和投资是产能的两个核心指标,达产是第一指标,达效是中心任务。实现有效投资,必须强调科学合理地论证储量、产量、投资、成本、效益等核心指标的最佳匹配关系,坚持优化方案设计,切实从源头控制投资、降低成本,实现效益发展。

当前,全球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企业如何积极利用技术创新,成为新市场的排头兵?

吉林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 马晓红

一是要研究油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推进用能高比例清洁替代。油气田企业是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耗大户,主要用能是电和热,碳排放高。针对这一特点,可建设自消纳风光发电项目替代网电,根据供用能特点推进多能互补。二是要扩大外供绿色能源规模,不断提升供能能力。石油产业上下游需要深度协同,不断扩大绿色能源产业链和价值链规模,研究绿电制绿氢,利用绿氢制绿氨和绿醇,持续扩大风光发电项目规模,同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要加快负碳技术攻关及应用,扩大CCUS驱油埋存规模。布局建设二氧化碳管网,收集高碳排放企业碳源,完善升级不同应用场景下的CCUS-EOR技术序列,近期可驱油增产,未来可埋存创收,力争实现可复制、可借鉴的负碳生产技术成果。四是要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发展,构建智慧化能源体系。能源企业在做好传统油气业务、大力发展新能源新产业过程中,要加快实现能源流、碳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多维互联,逐步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零碳智慧能源架构体系。

长城钻探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主任 陈成

绿色低碳既是新业务、新方向,更是新机遇、新挑战,要从内部和外部双向发力,让企业成为绿色转型排头兵。激活企业内部循环,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扩大电代油、气代油项目的应用规模,探索替代传统煤炭能源的清洁低碳方式。积极寻求国内外地热钻井和CCUS服务合作机会,着力扩大碳排放指标结余量,为碳交易上市做足准备。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推动风电、光伏发电、水电、氢能等绿色能源加快发展,逐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打造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体系。以数字智慧激发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对高能耗、大功率的设备设施进行改良,优化施工方案,减少能源浪费。以员工素质提升描绘绿色发展新蓝图。持续加强员工的节能低碳、环保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绿色创新和实践,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延伸阅读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