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超越宁德时代,一步之遥

   2022-06-09 陆玖财经

55

核心提示:最新市值显示,比亚迪超越大众,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与此同时,比亚迪与A股新能源之王宁德时代的市值差距

最新市值显示,比亚迪超越大众,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

与此同时,比亚迪与A股新能源之王宁德时代的市值差距也越缩越小,从最高峰的两倍,到目前一个涨停就可以追上,截止6月8日盘中,比亚迪市值9183亿,宁德时代市值9973亿。

一个股价节节攀升,一个重挫后回弹乏力,一个月以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可谓冰火两重天。

有人说,比亚迪厚积薄发太疯狂,其实更像是宁德时代泡沫之后的回归理性,蓦然回首,比亚迪上涨的速度远远没有宁德时代下跌的速度快。

这一年以来,两家新能源赛道最重要的玩家,分别经历了什么?

对标特斯拉,比亚迪空间仍大

进入2022年,比亚迪的汽车销售可谓一枝独秀,连续三个月新能源销量超过十万大关,也带动了股价的飙升。

某车企的销售负责人徐飞(化名)认为,比亚迪产品销量的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车型的设计越来越国际化。

“跟之前相比,现在比亚迪的车做的非常大气,比亚迪在设计师这部分,有很大的突破。”

第二,车的各项性能过关。

“作为自己拥有核心技术的电池供应商,比亚迪做的非常好,在业内都是拔尖的。比亚迪的核心技术一直在磷酸铁锂这部分,因为气候原因,在北方三元锂会好一些,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比亚迪的电池性能都非常好。”

第三,坚持走国际化路线,比亚迪海外的出口也在大幅度增加。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比亚迪销量暴增,受到资本市场认可,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的技术突破。

“比亚迪突破了电混动的技术后,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大家认为比亚迪的技术现在目前处于优秀的状态。”崔东树说,“比亚迪销量猛增,还有一个原因,是它的供应链相对比较稳定,能够抗住外部的一些风险。”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王智(化名)认为,比亚迪最近股价的飙升,除了迅猛的汽车销量之外,和比亚迪在电动车技术上的储备是分不开的。

“比亚迪最牛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在电动车领域,在全球来讲,它的技术储备、技术的先进性,都是数一数二的。”王智说,“除此之外,比亚迪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的电池技术一直都是自己的。”王智说,“现在比亚迪推出了磷酸铁锂的半固态电池,也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不管是在车的核心技术上,还是在电池的核心技术上,比亚迪都走在全球前列。”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电池部分,还要依赖于外部的供应商。“和比亚迪比起来,在新能源汽车做一体化上,特斯拉的效率、成本这些部分稍微还弱一些。”

他认为,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跟特斯拉相媲美的新能源车企,甚至比亚迪技术储备的全面性,是超过特斯拉的。

“无论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的销量,比亚迪的增长都是在预期之中的,对标特斯拉的话,比亚迪肯定还有很大的空间,这里有几万亿的差距。”

王智也认为,比亚迪完备的供应链使得它在2022年表现抢眼。

“蔚小理今年销量受挫,就是输在了供应链上。”王智说,“他们的车有市场,但因为供应链缺零部件、缺芯片、缺电池,导致迟迟交不了货。所以也影响了新客户的购买。另外,因为供应链紧张,也影响了他们新车型的推出。你可以看到,某车企的新车型推出的时间不断延迟,也让消费者有很多顾虑。”

弗迪电池充满想象空间

除了激增的汽车销量之外,比亚迪在电池和半导体板块的布局,也被资本市场看好。有媒体甚至认为,比亚迪的电池单独拿出来,都可以和宁德时代一争高下。

宁德时代的电池主要供给国内绝大部分主机厂,而且,宁德时代是包括蔚小理在内的很多车企的主供。比亚迪电池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自供为主,平安证券分析认为,比亚迪电池的外供,有望于2022 年迎来实质性突破。

根据比亚迪财报,2021年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37.921GWh,按0.7元/Wh单价计算,则该部分营收约265.45亿元。

从产能规划上看,宁德时代和弗迪电池,预计2025年的名义产能分别接800/600GWh,相差不大。尤其是磷酸铁锂市场,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更为接近。


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机格局 图:平安证券

澎湃新闻近日报道,比亚迪在非洲看中了6座非洲锂矿,目前已经达成收购意向。澎湃报道,据比亚迪内部测算,这6座锂矿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据称,比亚迪计划收购的这批锂矿,可以供应公司未来超过10年的电池需求。陆玖财经向比亚迪方求证,比亚迪表示不予置评。

王智告诉陆玖财经,不止是车企,包括一些做电池材料的头部公司,都在全球找矿。“比亚迪如果能收购比较大体量锂矿的话,电池部分的业务是可以媲美赣锋锂业这样的企业估值的。”

陆玖财经查询资料发现,作为电池厂家上游的赣锋锂业,在2020年市盈率飙升,一度达到了513,不过近段时间市值回落到1800亿左右,市盈率也回落到22左右。

“赣锋锂业体量也比较大,以它的产能、销售收入和利润,市场给的估值也非常高。”

王智认为,如果比亚迪最终买下了非洲的矿,价值会非常大。

“磷酸铁锂电池里面的锂,还有一些核心的材料,是可以重复回收利用的,比亚迪如果有了足够大的矿,经过10年或者15年之后,通过回收就可以达到自平衡,这样的话,其实真正需要额外增加的采购量就会变得非常少。”

“现在锂矿是非常稀缺的,大家都在这个竞技场上,都希望能够抢占到核心资源,占据头部的这个位置。所以这块的争夺也很激烈。”

王智说,像四川融捷股份,在四川鸳鸯坝,有一个250万吨的选矿项目。“他们最近在做环评,如果能够拿下来,融捷股份将会成为中国第一产能的新能源材料企业。”

比VS宁,终究是道路之争?

宁德时代从2021年6月份前后,市值便突破万亿大关,一度曾经达到1.6万亿。但随着2022年4月份前后发布2021全年财报,以及不久之后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宁德时代股价便一直震荡下跌,市值一度低于万亿。

对于利润低的原因,宁德时代回复陆玖财经,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主要通过自身承担原材料涨价的成本压力。但因为原材料涨价幅度太大,冲击行业健康发展,公司与客户友好协商,获得客户理解,进行了价格调整,因为协商和价格传导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在一季度并未体现。公司未来的盈利将得到合理修复。

宁德时代表示,这两年公司也增强了对上游供应链的投资布局,随着全球供应上升,以及宁德时代江西基地的投产,预计碳酸锂价格将回到理性水平。

“长期看,在全球共同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发展不会因为这些短期波动而变化,前景依然广阔。”

崔东树认为这是正常的价值调整,“它本来也不一定值这个价格,原来的价格有些贵了。”

王智则认为,这和宁德时代的估值模型变化有关。

“宁德时代的股价下跌,一个原因,我觉得核心它是由高科技企业变成了一个制造业,这是一个价值回归。因为它的估值模型已经变了。”王智说,“它现在的主要收入和利润,都来自于非常平稳成熟的业务,所以估值会往下降。”

除此之外,王智认为,宁德时代市值下跌,也和大盘有关系。“整个大盘下跌了那么多,对市场上的科技公司震动非常大,宁德时代随之下跌也很正常。”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认为,一些新能源车企为避免对宁德时代的过度依赖,也在布局投资一些电池企业,对于宁德时代也有不利的影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今年3月份,蔚小理、上汽、广汽、东风汽车等19家车企增资电池企业欣旺达,这些汽车企业里,有很多企业的电池主供应商就是宁德时代。

除了投资之外,很多主机厂也在积极与多家电池供应商接洽,开拓二供、三供电池供应商。比如广汽埃安的主要电池供应商,已经从宁德时代改为中航锂电,小鹏汽车也将亿纬锂能、中航锂电纳入供应商库。

针对陆玖财经提出的这一现象,宁德时代表示,公司始终相信专业分工的优势,将继续发挥专业分工优势,做好自己的事,持续向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

“车企对于整车研发制造有着丰富经验,而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所牵涉的技术、人才和经验积累与整车研发制造差异巨大。”

主机厂和电池厂博弈,诸多车企的“去宁德化”做法,会不会给宁德时代带来新的挑战?

“车企投资电池公司这是很正常的,就是要解决产业链的问题。最近这段时间,蔚小理深受产业链掣肘。主要原因是,第一是他们本身销量较小,自建产能压力也会比较大。因为电池厂生产成本比较高,规模效应非常明显,在原材料的采购上也没有话语权,就算有电池厂,其实价值也不是特别大。他们参股一些电池厂,完全是出于供应链、成本控制,包括保供的考虑。”王智认为,这些车企的做法,短期内对宁德时代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中航锂电、欣旺达这些企业目前对宁德时代构不成什么竞争,因为他们的体量连宁德时代的一个零头都没有。”

他认为,宁德时代要走的更快,有两个部分需要做好。

第一,是要跟上头部大客户在全球扩张的脚步,让这些大客户能够实现本地区供货。这样的话才能够锁定这些客户,不然就会被其他的这个电池厂抢走。

第二,就是原材料要实现一体化。原材料是宁德时代的短板,现在都是通过外采的方式,毕竟还是受制于人,如果能够做一体化,是一个比较大的价值提升。

随着比亚迪股价飙升,追平甚至超越宁德时代已经指日可待。两个企业,一个主攻电池,一个生产汽车+电池,双方也都在通过投资,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

在和陆玖财经的沟通中,宁德时代强调最多的,就是聚焦主业,做优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持续推进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创新应用。

哪家企业能走得更远?谁的模式更加正确?只有交给时间去验证了。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