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卖不出去了?宁德时代出新招

   2022-12-20 能源圈

45

核心提示:全球动力电池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宁德时代将目光对准了各大车企,以稳固护城河。12月14日,宁德时代先后与华为终端、奇瑞集团达成

全球动力电池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宁德时代将目光对准了各大车企,以稳固护城河。

12月14日,宁德时代先后与华为终端、奇瑞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

其中,宁德与华为终端二者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华为终端将推荐宁德时代作为华为智选车合作伙伴汽车动力电池的第一优选合作伙伴。

宁德与奇瑞集团则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除乘用车电池供应及技术合作外,双方还将在大巴、物流车、重卡、电动船舶等领域对公共交通、新能源三电融合和换电等业务开展联合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已于12月9日出资2.31亿元新增为奇瑞集团股东,持有奇瑞集团3.7252%股份。

左手稳定电池供应商,右手不断增资扩张。受此消息影响,宁德时代小涨了一波,涨幅4.5%。

“智选车”市场

宁德时代与华为终端的合作备忘录提出,“宁德时代将为华为智选车项目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以支持华为智选车产品更快地面向市场,充分保障华为智选车产品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绑定”搭载至华为智选车上。华为智选车是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之一。智选车,也就是华为提供产品设计开发以及零部件供应等,与合作方一起生产,产品也可在华为门店渠道销售。

▲当下,华为与塞力斯就智选车模式打造了问界品牌。问界品牌目前已有问界M5、M7以及M5 EV三款车型上市,其已上市车型的电池供应商均为宁德时代。

与华为合作的宁德时代将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而第二伙伴奇瑞则为宁德时代铺就未来之路。此前,奇瑞汽车曾在“瑶光2025”的计划中表示,会与华为打造一个大项目,有多款车型由奇瑞设计和制造,量非常大。如果项目顺利进行,宁德时代参与其中的概率几乎板上钉钉。

三赢

这次的合作与其说是宁德时代分别与两家企业的双赢,不如说是宁德时代、奇瑞、华为的三赢。据悉,在宁德时代官方曝光的与华为终端签约现场照片中,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同在。

合作对三方而言都大有裨益。对宁德时代而言,在上一轮的动力电池市场争夺赛中,宁德时代被失去了一些供应商,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纷纷跑路。如今和华为的绑定,是对车企“去宁化”的一个小小反击。

其次,新能源汽车正在大规模产业化,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势不可挡。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宁德时代扩大了对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的扩张进度,华为智选车则成为了宁德时代绑定的又一客户。日后无论哪家车企与华为合作,都会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作为第一选项。

▲华为目前与多家车企有合作,对宁德时代而言,有隐形利好。2021年7月份,广汽集团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了子公司广汽埃安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据悉,双方联合开发的首款中大型智能纯电SUV车型,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

对华为而言,这是它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方向的又一延伸。华为拥有丰富的销售渠道和智能化技术,这次智选车项目的再次扩大,对促销华为零部件和HI方案,以及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都是一次新的促进和创新。

除此之外,这次合作华为和宁德时代的再次合作。今年8月份,长安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的中大型SUV阿维塔11亮相,预计将于年底交付。

奇瑞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并不如龙头企业。在固有印象中,奇瑞和低端市场挂钩,他的QQ冰淇淋和小蚂蚁等电动车品牌则更有名气。对奇瑞汽车而言,这次合作不仅打开了高端汽车知名度,改变了人们对它低端车的刻板印象,也是其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好机会。

稳固护城河

在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等企业快速崛起,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宁德时代的优势正被拉平。

当前,宁德时代不断参股车企,以壮大供应商名单。宁德时代投资车企的脚步一直未停,目前,宁德时代已参投的车企包括哪吒汽车、阿维塔科技、极氪汽车、爱驰汽车、北汽蓝谷等。

宁德时代也在持续扩大新业务。可以看出,宁德时代与奇瑞的合作范围非常广,不仅局限于电池本身,除乘用车电池供应及技术合作外,还将在大巴、物流车、重卡、电动船舶等领域,对公共交通、新能源三电融合和换电等业务探索。

在当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电池供应日渐紧俏的背景下,车企和电池厂商在合作的同时,也开始了博弈。车企纷纷通过自造电池解决利润承压问题。

▲如果车企造电池成功,那么,宁德时代等一众电池厂商的电池供应场景大大减少。

如今,联手华为和奇瑞,为未来铺路的同时,也为电池厂商打开了一种新思路。除了供应渠道供应商,应用于换电站,加深与新型汽车企业的合作,也是一种新选择。

新能源市场的格局正在被重写。各大车企正在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宁德时代能否守稳护城河,还要看其原有资源能支撑它到哪一步。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