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全国储能容量最大、转换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淮安正式开工。该项目是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由省国信集团牵头,联合省属国企苏盐集团和市属国企淮安产投公司,利用淮安市蒋南矿区已采空的90万立方米盐穴资源,建设两套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采用全国产化设备,实行熔盐储热高温方案,设计转换效率达71%以上,同时具备调相和黑启动功能,预计明年6月首套机组投产、明年底全面投产。首套机组投产后,可实现每天压缩16小时、发电8小时,储能量相当于24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水平。项目的建设,对于攻克大容量、高转换率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提升电网稳定运行水平、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工建设淮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国信集团加快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具体举措。集团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作为全省能源综合能力最强的企业,国信集团有责任、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上争当排头兵和主力军。
把握核心要素,在能源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列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信集团技术创新基础较好、产业应用场景丰富,其在省内和山西控股运营35家电厂,在建和拟建17个重大项目,涉及风、光、水、火、气、储等多个能源种类和大量新技术应用。集团以产业应用为牵引,致力于打造“前瞻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示范应用”一体贯通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前瞻技术方向研究。高标准组建“国信研究院”,与东南大学共建智慧能源与电力系统技术中心和联合研发中心,建设苏晋朔州电厂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用好“内脑”与借力“外脑”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专业研究能力。
深化关键技术协同研发。与南瑞集团等省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共建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重点聚焦零碳负碳技术、新型储能和氢能、智慧能源技术及装备、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海洋电力等领域,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近5年,国信集团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和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34项,取得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148项。
推动创新成果示范应用。国信集团已将一大批创新成果应用在所属火电、水电和新能源项目上,特别是建成投产了全球首个煤电耦合熔盐储热示范项目、全球首台66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多个“首台套”“首突破”项目。国信淮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则是在集成熔盐储热技术经验基础上攻关的又一个“首台套”项目。
擦亮鲜明底色,在能源绿色转型上勇挑重担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国信集团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更好地融入新型能源体系,不断提升服务全省绿色发展综合能力。
强化绿色发展兜底保障。发挥煤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调节作用,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条件。去年以来,国信集团加快推进8台百万千瓦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建设,并全面实施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在增强保供能力、降低排放强度的同时,大幅提升调节能力。充分发挥苏晋能源基地作用,在每年向江苏送电200亿千瓦时左右、约占江苏区外来电13%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提升基地规模和送电能力。克服省内抽水蓄能资源匮乏的不利条件,在加快推进连云港抽水蓄能项目的同时,主动到邻近的安徽宁国开发直供江苏的抽水蓄能项目。除了本次开工的淮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集团还在盐城、常州等地建设一批电化学储能项目。预计到“十四五”末,国信集团控股装机将超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占全省装机和发电量比重超15%。
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规模。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全面加强与省属、市属国企合作,组建省属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平台,推动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常州武进前黄镇65万千瓦渔光一体等一批重大新能源项目落地,向集团控股新能源装机超1000万千瓦的目标迈进。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加快建设沿海输气管网和如东LNG项目,与集团苏南管网一体贯通、燃机电厂协同联动,与国家管网互联互通,并向LNG资源采购、天然气销售及终端开发环节延伸,加快形成购销输储用一体化的天然气产业链。
加强绿色发展综合赋能。深入研究碳足迹认证、绿电溯源等要求,立足自身综合能源和金融资源优势,推动完善科学合理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在降碳减排、节能技改、碳数据、碳账本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绿电交易、绿证交易、CCER项目开发,加快零碳园区、碳金融等领域探索,更好地支持全省产业绿色转型。
筑牢关键支撑,在能源人才引育上先行一步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国信集团坚持把人才引育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集团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制度,专门建立引才绿色通道,对高端人才、名校优生给予政策倾斜。常态化开展清华北大专场招聘和海外引才工作,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近年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80多名,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涵养“一池春水”。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源头培养+自主培养”,集团与东南大学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工学交替、校企双师方式,从源头培养更加契合产业发展、创新需求的专业人才。注重把重大项目、生产经营一线作为科技人才的“练兵场”,建好用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内部创新平台,有计划地安排青年创新人才担纲领衔重大创新项目,培养一批“江苏大工匠”和“江苏工匠”。
完善人才发展支持措施。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行重大创新项目“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容错纠错等工作机制,精准运用股权激励、项目分红等创新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定期举办职工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大赛,建立与职务序列并行的科技人才职级序列,打通科技人才晋升通道,让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氛围愈发浓厚。
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肩负的重要使命。国信集团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作为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信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断加大对能源和金融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引领发展能力更强、能源和金融主导产业控制力更强、能源保障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撑力更强,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国信集团新的更大贡献!(韩兆海 谢兆旭 田一萌 颜珏)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