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2024-04-22 亮报

34

核心提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发展、加快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储能”。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发展、加快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新型储能从试点示范转向规模化商用,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01.大规模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需求越发强烈。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新型储能装机增长的同时,新技术不断涌现。

2023年以来,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

4月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接入电力系统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可分为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和电站自用新型储能两类。

调度调用新型储能指具备独立计量装置,并且按照市场出清结果或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运行的新型储能,包括独立储能电站、具备条件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等。

电站自用新型储能指与发电企业、用户等联合运行,由发电企业、用户等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控制的新型储能,包括未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火电联合调频储能、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的用户侧储能等。

02.超级绿色充电宝

4月9日,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并网发电。

该工程总投资约19.5亿元,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系统转换效率约70%。该电站堪称“超级绿色充电宝”,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

该项目的成功并网验证了大容量、高效率、超长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为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示范,标志着我国大功率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该工程是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和国网湖北综能共同投资建设,利用废弃盐矿作为储气库,是典型的盐穴型压缩空气储能。

每天可储能8小时、每天可释能5小时、全年储气量达19亿标准立方米、全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

该项目将有效提升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促进电网消纳更多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中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经过联合技术攻关与实验论证,该项目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实现100%国产化,攻克了工艺系统集成、地下储气库建造、关键装备研发等诸多难题。

03.压缩空气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方式,是目前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之一。

特点

压缩空气储能以绿色、丰富、取用方便的空气作为介质,将电能利用的时空矛盾问题巧妙解决,同时还能将可再生能源发出的间歇性电力利用起来,改善电能的质量。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除了抽水蓄能之外技术最为成熟的物理储能技术之一,也是现今大规模储能技术研发的热点。

图片来源:“中国能建”公众号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用电低谷时充电,电动机驱动压缩机把空气高压密封并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将储存的高压空气释放出来,驱动透平膨胀机组发电,再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按照运行原理可分为补燃和非补燃两种类型,补燃压缩空气储能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没有被回收利用,需燃烧大量化石燃料辅助发电。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采用回热技术,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辅助发电,无燃烧、零碳排,高效环保。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