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4小时长时储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全球发布

   2024-09-14 5e

65

核心提示:当地时间9月9日,海辰储能在美国阿纳海姆举办了题为Golden Hour储能技术分享会并全球首发其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致力打造4

当地时间9月9日,海辰储能在美国阿纳海姆举办了题为“Golden Hour”储能技术分享会并全球首发其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致力打造4小时长时储能应用场景最佳新平台,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启全球交付,引发业界对长时储能应用场景平台关注。北美及全球储能行业能源公司、系统集成商及产业合作的嘉宾代表超200人出席本次分享会,共同见证新品发布。


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美国RE+首秀

据统计数据显示,加州的光伏发电量已占美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加州在白天拥有4小时光照能提供超量发电,长时储能系统有效实现电力平移,在应对晚高峰用电需求中,储能电池出力4小时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电力供需平衡。4小时长时储能系统就是加州储能的“黄金时刻”(Golden Hour)。

针对北美储能市场以及4小时长时储能应用场景,海辰储能在本次“Golden Hour”储能技术分享会全球首发其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开启长时储能应用场景全新平台。该系统具备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等五大特性。


“Golden Hour”储能技术分享会揭秘6.25MWh储能系统技术亮点

01极致安全

该系统具有超高的安全可靠性,基于对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系统模组采用阻燃上盖,防止pack间热扩散;创新采用BMS双安全保障机制,实现SIL2等级保障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其控制回路(传感器+控制单元+接触器)的危险失效率<1/十万小时(十万小时约为11.4年),实现全场景抵御入侵的网络安全功能,防止系统被入侵导致经济效益受损和发生安全事故。

该系统搭配单电芯级别健康预警技术、电气防拉弧技术和短路电流全范围保护,提升了系统的整体运行和维护安全性。


阻燃上盖

BMS双安全保障

02超高效益

在首次投资成本上,依托高度集成技术,实现整体降本15%(相较于5MWh储能系统),减少单瓦时运输成本10%,减少电站用地20%,大幅降低了客户的首次投资成本。

在寿命上 ,电池寿命长达15000次循环,同时采用高精度的SOC估算技术,减少过充过放,延长储能系统寿命,使得系统寿命最长达27年,极大延长客户收益时间。

同时,相较5MWh储能系统,海辰储能6.25MWh储能系统可实现降低30%辅助功耗,帮助客户降低储能系统运行成本,为客户带来更高效益。


系统降本

03极易适配

在适配性方面,其设计兼容组串式/集中式PCS,且与市面上的主流PCS匹配,满足客户对于PCS的多样化选择,也更便捷,更划算;可实现全SOC区域修正,支持浅充浅放,适配更多的应用场景。

04极易维护

该系统运维方面,首次采用外置主动均衡设备,实现系统不停机电池压差平衡,有效减少运维时间达11小时,保障系统在线率高效高可靠运营;同时其采用单包维护技术,无需注排液,管路拔开即停,即插即用;此外通过采用管路防脏堵设计,水路脏堵维护工作量可减少80%。


快速运维

05环保引领

针对运营环境友好设计,该系统基于超低噪音设计理念,研发低噪风机、选用低噪压缩机,优化导风口及主风道,降低风机转速,实现系统超低噪音运行≤65分贝;在材料方面,采用了新型环保制冷剂材料,减少制冷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温室效应;同时,设计上还应用了循环经济的原则,采用可回收材料,实现系统结构件100%可回收。


环保设计

本次“Golden Hour”储能技术分享会上,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钰受邀出席并发表致辞。他表示,公司近几年实现快速发展,在北美及全球市场取得一定成绩,十分感谢合作伙伴对于海辰储能技术产品的认可,对海辰国际团队的信任。公司将继续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携手各方合作共赢,助力产业链全球共赢。

国际营销中心总裁张觅智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公司本地化发展策略和阶段性成果。一直以来,海辰储能始终坚持国际化布局,发展不断提速。未来,公司海外团队将从产品研发制造、市场营销再到售后服务等多维度深入贯彻本地化发展。


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钰 出席“Golden Hour”储能技术分享会并致辞


国际营销中心总裁张觅智 介绍海辰储能本地化策略

储能是能源变革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海辰储能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提供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海辰储能首款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开启了长时储能应用场景全新平台,是海辰储能助推能源绿色转型与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实践。未来,海辰储能将继续提供创新的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带给更广泛的用户,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创绿色美好的可持续未来。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