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太阳能联盟发布《非洲国家绿氢就绪度评估》

   2024-11-13 FuelCellChina-News

57

核心提示:国际太阳能联盟(ISA) 近日发布了一项新研究《非洲国家绿氢就绪度评估》,对四个非洲国家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报告指出,这些国家拥

国际太阳能联盟(ISA) 近日发布了一项新研究—《非洲国家绿氢就绪度评估》,对四个非洲国家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报告指出,这些国家拥有成为主要绿氢枢纽的巨大潜力(本报告是在丹麦驻印度新德里大使馆为国际太阳能联盟ISA提供的资金支持而进行撰写的,目的是执行光伏发电制氢方案)。

报告中表示,非洲所有候选国都拥有绿氢生产所需的可观的可再生资源潜力。ISA与丹麦的合作研究表明,这些国家也在采取措施,提高其电力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绿氢需求增长

报告中还指出,许多国家已宣布与欧盟和其他国家建立政府间合作(G2G)关系,共同发展绿氢生态系统,涵盖项目融资、建设、研发、技能培养、制造和商品购买等功能。

报告中指出,拥有大量矿产资源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将氢能与金属加工行业相结合,生产绿色金属(如绿色钢铁)。由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严格的减排政策,欧盟对这些绿色金属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研究显示,除埃塞俄比亚外,其他三个国家已制定氢能战略或路线图,并设定了生产目标。这些国家还与国际伙伴建立合作,推动研发、产品采购、融资及技能发展。例如,摩洛哥计划加强与欧盟的“优先合作关系”,以进行绿氢/氨的出口,从而部分确保商品销售。所有入选国家都为项目开发者提供了显著的非金融激励,以促进绿氢项目的发展。

此外,埃及和摩洛哥的土地拍卖尤为重要,这些国家不仅在港口附近提供土地以促进氨的出口,还承诺为项目注入资本。此外,它们还提供共享基础设施,如电力输送系统、氢能储存和变压器等。

对水资源的影响

研究中指出,所有国家可能面临显著的淡水资源压力。因此,绿氢生产可能需要使用海水淡化设施。这对氢气的平准化成本(LCoH)影响有限,约为1%-2%。然而,需要重点关注此类项目的开发。

埃及和摩洛哥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可以有效吸收国内生产的绿氢,从而提供市场风险防范机制。此外,所有国家也可以在国内发展核心下游产业,以帮助消化绿氢并生产增值商品,如绿色化学品、化肥、钢铁等。这些产业有助于减少进口负担,同时提供出口机会。

研究还指出,大规模电解槽制造项目在减少对绿氢设备进口的依赖方面至关重要。摩洛哥和纳米比亚已宣布此类项目,有望部分满足国内对电解槽的需求。

为非洲绿氢项目提供资金

由于绿氢领域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且商品购买者较少,融资面临挑战。然而,各国可以考虑采用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和风险分散机制,以促进绿氢项目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有多种金融工具(如税收抵免、差价合同(CfD)、可行性缺口资金(VGF)及需求汇聚)被采用,埃及和摩洛哥则提供了一些非金融激励措施,如土地分配、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和股权注入等。

研究认为,绿氢生产最好使用基负荷或高容量因子(CUF)的可再生能源,以实现成本的降低。这有助于减少电解槽的规模,同时提高利用率。如,若能将光伏和陆上风能进行混合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可用性。这还需伴随充分的传输系统强化/扩展,以支持将电力长距离传输至绿氢工厂。

如聚光太阳能(CSP)、水电、海上风能和地热能等高CUF可再生能源资源几乎在所有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需进行详细研究。报告中称,绿氢生态系统的发展为多个非洲国家提供了可持续且‘面向未来’的经济增长机会。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包括太阳能、风能、水电和地热资源。

国家概况

纳米比亚:由于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和低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极具优势,适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氢能项目。太阳辐照度位居非洲前列,平均全球水平辐照(GHI)为6.43 kWh/m2,平均直射辐照(DNI)为7.6 kWh/m2,约85.7%的土地接收高于6.6 kWh/m2的DNI,具有极佳的聚光太阳能(CSP)发展潜力。

摩洛哥: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和绿氢整合进其能源结构方面前景广阔,有望创造新的出口收入机会。摩洛哥一直以来依赖化石燃料,正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其主要进口为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交通和工业应用。

埃塞俄比亚:由于几乎10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为绿氢生产奠定了基础。埃塞俄比亚大部分电力来自水电装机容量近4.8GW,占总发电量的96.7%,风能装机容量约0.4GW,占发电结构的3.1%。埃塞俄比亚还计划成为邻国(吉布提、苏丹、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重要电力供应商。

埃及:通过政策措施和市场推动,积极实施其可再生能源和绿氢目标。埃及电力部下属的新可再生能源管理局(NREA)正在战略性地定义政策和实施路线图,以推动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计划。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