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瘦身记”:储能电池利润空间“缩水”,挑战升级

   2024-11-20 中国储能网

75

核心提示:1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公告表示,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

1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公告表示,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组、全钒液流电池等产品便属于其中的电池大类。公告发布不久,储能及电池相关行业股票发生波动。

此事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讨论。某储能企业工作人员就表示:“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直接导致储能行业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对于深度布局海外的头部企业以及依赖出口退税维持利润的腰部企业,经营压力会明显增大。”

的确,中国作为储能系统和锂电池的生产大国,近年来海外订单持续增加,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相关产品的出口规模也不断推高。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中国储能相关企业在海外市场已经拿下了超过120个订单,总规模超过115GWh,其中储能电池订单规模最大,达68.51GWh,其次是储能系统(含直流侧系统)订单数量最多,超过80单,规模达46.02GWh。美国、英国、中东、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企业储能出海四大热门目的地。

宁德时代2024年H1财报显示,其锂离子电池海外业务占比超过30%,境外毛利率高达29.65%。阳光电源、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其他头部企业的订单表现亦是如此。

对此,有业内人士预测,此次退税政策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就会导向深度布局海外市场的各家龙头。

此外,随着出口成本的增加,储能及电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首先是针对欧洲、美国的成熟市场,虽然依托国内成熟的制造业中国的储能及电池产品在这些市场具备价格优势,可在本土企业不断参与市场竞争后,围绕低价的是市场份额争夺依然不可避免,所以利润空间还是处于多维承压状态。

其次是对于以非洲、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因为这一市场多为价格敏感型用户,输出这一市场的储能及电池产品本身就较为低廉,如果为了转移退税政策造成的成本压力选择提升价格,极易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但也有学界专家表示,从远景发展来看此次的退税政策的确有助于推动国内储能及电池行业的加速洗牌与技术进步。

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虽然导致部分成本控制能力较弱、技术水平较低的储能及电池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但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这也有助于优化行业结构,减少同质化竞争,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储能及电池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进而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正向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