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前不久在包头举行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获悉,以“汇聚氢能智慧 点亮绿色世界”为主题的这场盛会,汇聚了氢能领域全球智慧精英、顶尖科研院所学术泰斗和行业领军企业掌舵者,共话氢能产业商业化布局与市场拓展的战略路径,展示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全方位、多视角的专业交流在这里激情碰撞。
据介绍,内蒙古是国内绿氢示范项目最多的省份,拥有风光制氢氨醇、绿氢替代、多类型储氢、掺氢火电、氢燃料电池车等多元化应用场景,绿氢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绿氢产业正快速发展,前景极其广阔,业界已初步形成“全球绿氢看中国,中国绿氢看内蒙古”的共识。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批复39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置新能源2640万千瓦,制氢规模107万吨/年,位居全国第一;已建成项目4个,今年年底制氢规模达到6万吨/年,2025年将达到20万吨/年,在全国保持领先。
近年来,包头市立足风光资源和产业优势,聚焦氢能产业,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发挥电力成本优势、丰富终端应用场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健全政策体系创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涵盖制氢、储氢、电池和氢能交通、“泛氢”能源的全产业链,向打造中国首座“全场景绿氢自循环创新之城”和全国重要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的目标奋进,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氢能产业集聚发展区。
自2023年5月,包头市印发《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来,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路径、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推动构建氢能产业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打造氢能产业高地。
2024年是包头氢能产业发展的“新元年”,包头市围绕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和项目布局。在华电氢能等制氢龙头企业、稀奥科和富士电气等储氢材料企业、北奔和包钢等氢能应用企业带动下,已建成全球首批大规模绿电制氢项目——华电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形成7800吨绿氢、3750吨固态储氢材料产能,成功下线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装置、全球首台氢能源矿用车,北奔首批氢燃料重卡已交付使用,实现商业化运营,氢能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完善,集聚发展效应正在显现。
同时,包头市还拥有院士工作站7个、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40个,在储能全产业链关键环节规划建设3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拥有产业工人总量达87万人,为氢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建设全国首座全景绿氢创新之城,是包头这座老工业基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之举。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大会上包头市领导表示,将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坚持集群式集约化发展,坚持“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一体化推进,围绕制储运加用核心环节,在推动灰氢替代先行先试推广绿氢使用,在工业领域打造绿氢应用试点,打造氢能交通运输示范应用场景,实施好白云鄂博矿区氢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先行示范项目,同步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应用,培育发展“泛氢”能源,在加快布局绿氢制绿氨、制绿色甲醇项目等方面发力,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建强产业链条,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愿景变为高质量发展实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油化工精神,宣传国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形象,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广石油化工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